55.第55章 茅针

阿痴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膳食娘子最新章节!

    杨李氏听了此话,呵呵地笑了起来,心直口快地张翠花也笑着说道:“姑娘,你也知道这个能吃?”

    杨涵瑶翻了个白眼,嘟着嘴巴说道:“我当然知道这个能吃,我又不是痴儿。”

    张翠花咯咯地直笑,“想不到姑娘也知道这个能吃,我们村里的娃子们嘴巴馋,尽在田里,沟渠边找这个吃,这个可甜着。”

    杨涵瑶笑了笑,这个茅针哪可能那么甜,只是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果腹尚且不易,别说吃零嘴了,这才会觉得这茅针甜,其实也只有一丝丝的甜味,哪像张翠花形容地那般甜。

    像她上辈子,在乡下姑姑家玩时,乡下人没有那么多讲究,小小的孩童就任意放养在田间。

    杨涵瑶和表姐去了乡下大姑姑家,自然也是这待遇。大人要忙着做农活,哪有时间来照顾你们?

    由着比自己大几岁的表哥带着,几个孩子在田野疯耍着。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头,在乡下长大的大表哥,以天地为席,自然对地上长出的每一种草木,都能熟悉其习性,并用来打个零嘴,改善下枯燥无味的生活。

    比如这茅针,还是大表哥教自己认识的。

    杨涵瑶站起身,笑着说道:“亲娘,我没事。”说着,又在田地边上转悠着,果然,她发现许多茅针,就如前世那般,这种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到处都是。

    她前世时还听大表哥说过,这种叶子锋利,常常拉人手的野草不能肥田;嚼起来也很干涩,牛羊也不爱吃,不能当饲料。

    等到枯黄后,柔软轻飘,割下来,一把火一点就烧没了,也不能当柴烧。

    可是这茅针在秋冬之时,等枯黄之后,小孩们喜欢玩“放野火”“碳茅柴”,烧的就是这种野草。

    当时杨涵瑶听了很新奇,原来自己最爱玩得“放野火”烧得野草叫茅针啊!

    顿时双眼冒着星星,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的大表哥,在那时,杨涵瑶觉得自己的大表哥实在是太有学问了,田地里随意的一颗野草也能说出这么多道道来,换做自己却是什么也不懂得。

    杨涵瑶弯腰看着隐藏着得那些茅针,细眼瞧去,就可以看到一支支被叶片包裹的针管状穗子直直地指向空中。

    小心翼翼拨开茅草叶,找到一个个小鼓包的嫩穗,茅针,揪住上端,一点点往上提拉,等到茅针即将脱节时,快速一提拉,茅针就从茅草肚子里脱了出来。

    拔出来的茅针,在草叶茎杆里那一头还留着一小段断头,或白或青白,看着很是“赤嫩”(常州方言,意为非常嫩),另一头尖尖的,像针尖,中间微鼓的一个小肚皮,形似淡竹笋而微,却无节。

    剥开外面那层包裹着尚未张开的草叶,里边是一根柔软绵绵地银白色的软条,放进嘴里嚼,柔软无骨,一嚼便成碎末。

    杨涵瑶眯着眼,品味着嘴里这种前世儿时尝尝吃得野草,它虽不经嚼,但嫩嫩的,甜丝丝的,有一种草的清香。

    杨涵瑶还知道,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茅针会越长越旺盛,茅针肚子会变得大结实。

    到了这个时候,茅针也就没什么吃头了。往往味同嚼蜡,嚼得腮帮子都疼了,却再也找不到嫩穗的滋味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照样还是会拔茅针,不过纯粹是玩了。

    茅针长大后,破叶而出,一片蓬蓬松松毛茸茸的白色,在春风中摇曳着,看着就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女子,别有韵味。

    这个时候,女孩们喜欢拔一把茅草花,把这大自然的馈赠当成一种臭美的资本。

    而这个时候,男孩子们的兴趣则是转向了挖茅草根。

    节的茅草根,用草叶衣服一擦一抹,塞进嘴里咬嚼,也有一丝甜滋滋的味道。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许多的大人也会挖茅草根回家煮着汤喝。

    杨涵瑶吐出嘴里的渣子,眼中带着暖意,前世在乡下时,常常疯玩一阵后,便躺在茅草地上,不用担心茅针草会像其他草一样被压渗出草汁,染脏了衣服回去挨打。

    和表哥,表姐就那样躺着,看着蓝蓝的天空,翘着二郎腿,嘴里嚼着刚拔下的茅针草根,任凭春风拂身,嘴里胡乱吹嘘着自己得各种奇思妙想,那种惬意似乎离自己的生活已经很远很远了……

    随着后世的城市化,许多的农村都不见了,取而代之得是繁华的商业街区,高楼大厦。

    在那车水马龙之间,感受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可那份看云卷云舒,心随云天远的惬意却是后世的人再也无法感受到的了。

    杨涵瑶嘴角微微翘起,她终于觉得穿越到这古代来,也不全是那么地糟糕。

    至少她现在又有机会嚼着茅针草,看这大好的田园风光,享受着春日里难得的宁静与安逸……

    岁月静好,再也没有比这更好得了……

    “瞧姐儿那样,吃个茅针还一脸享受的样子,跟你阿弟一样,都是个嘴馋得。”

    杨李氏看着杨涵瑶那半眯着眼,一脸享受的样子,忍不住轻笑了起来。

    张翠花也在旁边咯咯地直笑,“老夫人,姑娘这是想吃糖了吧。”

    杨涵瑶翻了个白眼,指了指张翠花说道:“你这妮子,你懂啥?姑娘我这是在忆苦思甜。”

    “忆苦思甜?”张翠花扑闪着眼睛,一脸不明所以。

    杨涵瑶呵呵一笑,“你别看家里现在好过了不少,可以前却不是这般光景呢。日子好过了,也得记得吃苦受难的时候,这茅针好,时常来品尝下,也好记得那过去的日子,不要忘了本。”

    杨涵瑶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嘻嘻一笑,“我这也是在学那范文正公,范文正公断虀画粥,姑娘我品茅针忆苦思甜,说不定以后还能传为佳话哩!”

    张翠花这下是彻底听不懂了,范文正公是谁?画粥做什么?她张着两只眼,满头的问号。

    杨李氏也是,“姐儿说不忘本这老婆子听懂,你说那啥范什么公的画,画粥做什么?”

    柳芸娘捂着嘴笑了起来,她说道:“老夫人,姑娘这是在说那范仲淹,范大人呢。”

    “就是那个几年前死了的范大人?”杨李氏问道,“听说那是个好官呀,当时常州城里不少的读书人都哭着要去为这位大人送行呢!”

    杨涵瑶眼前一亮,范仲淹才死没几年?这下她心里有数了,虽然不大记得范仲淹到底是哪年死得,但有点她可以肯定,范仲淹是死于仁宗朝末期。

    如此说来,现在要么就是还是仁宗当家,要么就是英宗在位期间了。这个消息让她大为振奋,总算对于自己到底处于北宋哪个时期心里有些谱了。

    柳芸娘点着头,她说道:“这位范大人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去得早,她母亲没办法,为了活下去只得改嫁了一个姓朱富户。”

    “想不到这位范大人身世这么坎坷呀……”

    杨涵瑶也在一旁仔细听着,对于范仲淹,她可是佩服得紧。虽然柳芸娘说得这些事,当年学校学《岳阳楼记》时,老师有介绍过,可她很想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是怎么评价这位历史大牛的。

    “是很坎坷呢。”柳芸娘点着头,“朱家很有钱,可是这位大人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

    “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

    “断虀画粥由此而来,也是世人对这位大人品德的赞美。这位大人后来去了睢阳应天府书院读书的时候,依然不堕此品行。”

    “范大人有个同窗,见到这位大人常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范大人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

    “直到人家怪罪起来,这位大人才长揖致谢说着,‘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所以刚刚姑娘说,她要常吃茅针忆苦思甜,芸娘佩服得紧。姑娘虽为女子,还在垂髫之年便有这般的胸襟,将来定是人人称赞的贤娘子。”

    杨李氏听了半天,其实许多她也不是听得太明白,可柳芸娘读过书,她倒知道。

    听到一个读过书的姑娘对自家小孙女出了如此高的评价,一张脸笑得皱成了一朵菊花,开心地说道:“老婆子就知道,我家瑶姐儿是最好得!”

    “亲娘!”杨涵瑶红着脸,跺了跺脚,说道:“哪有您这样夸自己孩子得。芸娘,你也说得太夸张了,我不过是随口一说麽。”

    “虽是随口一说,却也道出了姑娘的品行,姑娘何必这般谦虚?”柳芸娘看着杨涵瑶红红的小脸,竟难得的打趣起杨涵瑶来了。

    “就是,就是。”寂寞了许久的张翠花终于找到了可以说话的缝隙,她点头如捣蒜,“柳姨说得我也不大懂,但俺知道,姑娘就是个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