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好鹤荒政卫懿公

浮生六羽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春秋野望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施人吉如今孤身一人,也是无处可去,见老丈言谈间还算亲切,就跟随他一起前往卫国去谋条生路,毕竟齐国路远,而此太行山处距离卫国的城邑却是很近了。再者如今以他野人的身份其实去哪一国都是一样的,都无法被重用,在这个“世官制”的时代,只有公族和士族才能做官。老丈见施人吉体格魁梧,言谈间也是有礼,心下顿生好感,一路上两人聊了许多邢卫两国之事,让刚穿越而来的施人吉对这个时代多了些别样的认识。

    此时的卫国君臣还沉醉在自己的大国梦中未醒,毕竟卫国历史上也很是辉煌过。卫国,顾名思义“拱卫中央之国”,乃是是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卫武公时也一度强盛,为诸侯伯长之一,小诸侯国都要受其节制。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立下功劳,由侯爵升为公爵,名盛一时。

    老丈之所以觉得卫国比较安全,也是因为相较起来,卫国的领土面积要比邢国大上许多,且卫有商贾之利,较为富裕,军事上也是已“千乘之国”闻名诸夏已久。

    老丈有这种想法倒也不能算错,如今几个实力比较强劲的国家中卫国的确还算一个老牌强国。其它的国家中,齐国因为吞并了纪国和谭国,如今国力强盛算是头一个;晋国扩充二军,伐灭霍国、魏国和耿国三国,算一个;楚国经两代楚王的“文武之治”,如今也已经崛起,虽然被诟病为蛮夷,但实力非常强劲也算一个。郑国、宋国、鲁国跟卫国一样,虽然都在走下坡路,但底子比较厚,也是老牌“千乘之国”,故而也在强国之列,面积上不比此时的晋国小。其它秦国仍未崛起,周边仍旧犬戎林立,只能算半个,周天子武力不强,但政治影响力很大,也能算半个,蔡国、陈国也都有三百乘的实力,也各算半个。

    施人吉来自后世,自是明白,其实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乃是齐、晋、楚、秦四国,真正地被称为春秋四强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它们相继争霸,什么齐楚争霸、齐晋争霸、晋楚争霸、秦晋争霸,都会轮番上演。如果把春秋诸国林立比作后世的联合国的话,那齐、晋、楚、秦四国就相当于五常大国一般的存在。特别是如今的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维护正义的旗帜,经常纠集一帮小弟围殴不听话的国家,维护他在整个诸夏世界的威望,有点类似后世美国的做法了。就在几年前,卫懿公三年,卫国就被齐国以不敬周王室的名义教训了一顿,大索财物而去。

    经过长途的跋涉,众人终于来到了卫国的“中牟”都附近,卫国大夫石祁子的家臣接待了他们,并把他们和另外逃难而来的难民凑了两百户,组成了一个遂人甸邑,安排在了太行山的脚下石祁子的都邑旁,以老丈为“遂正”管理诸人。

    施人吉听着老丈与卫人的交谈,似懂非懂,但是在人前不好相问,免得失了礼数,一直等老丈办完了相应的手续,他才开口相询。原来这时齐国虽有“管仲制鄙”之事,但都鄙制此时却还未传到卫国,卫国行政的划分现在还是按照传统周礼中的都邑制度。

    何为都邑制呢,虽然老丈对施人吉连这都不知道感到很是无语,但是见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也有心收为已用,还是给他详细地介绍了起来。

    根据《周礼》,4井12户,平均24个成人丁男,组成一个村邑,16个村邑200户组成一个甸邑(1个甸邑出马车一乘),10个郊人甸邑和10个遂人甸邑加1个都城邑和4个鄙邑(出马车1乘)组成一个“小都”邑(也就是1个都邑能出马车25乘),而一个“小都”邑一般相当于一个男爵国的大小。

    “都邑”的城郭以内称为“国中”,城郭以外称为“郊”,“郊”以外则称“野”或“遂”。一般说,国中及四郊之地,其居民称“国人”。“野”的居民则称“野人”,或者“氓”、。

    所以老丈的“遂正”大概就是后世的村长,而“遂人”施人吉就是农村的村民,或者农奴,而“遂人”的农村户口是要被“国人”的城镇户口所歧视的。周灭商后,多以周民为国人,以殷人和土人为遂野之人,同时战俘也是遂野之人的一大来源,所以国人地位更高,且靠近城郭更加安全。

    施人吉没想到对农村户口的歧视在这么早的春秋时代就开始了,心中自是无语,不同于后世的是,这个时代阶级更加固化,施人吉背上了“遂人”户口,想要再往上升就千难万难了。

    而所谓的“小都邑”就相当于后世的县,都城邑大概就是县城,而县鄙邑大概就是乡镇了,而甸邑就是农村了。不过这“小都邑”的面积要比后世的县小上不少,因为其下属只有4个镇,而后世一个县有20个左右的乡镇,也就是4-5个小都邑大约才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县的大小。人口上,一个“小都邑”大概有5000户左右,也就是大概2-3万人左右。

    施人吉推算卫国如今既然能出得起战车千乘,以一个都邑出25乘来算,那么卫国如今该有40-50个左右的“小都邑”城,人口大概在100-120万左右,考虑到连年战乱,国内也不甚安稳,多次国君更替,所以实际人口应在100万以下。

    施人吉隐约记得自己在网上看过不详的资料估计,说春秋时华夏族的总人口大概在2000万左右,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人口大约在3000万左右,春秋中期战事烈度还没那么强,所以卫有一百万人口也是可以理解。

    施人吉的推算大致不错,如今卫国实际可控制的人口大约有100来万,都邑城池共有55座,面积大概相当于后世十二、三个县左右大小,也就是两三个市的面积。所以春秋虽然看上去诸侯国林立,但是所谓的伯爵最多也就是县长,侯爵也就是市长而已。

    不过这时这些县长、市长可都是家族世袭罔替的,维持统治体系的乃是血缘关系,在封地内生杀予夺,权利非常之大。诸侯国国内君主一脉,有血缘关系的叫做公族,包括君主的叔伯兄弟、儿子等;诸侯国内跟君主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执掌国政的贵族叫做士族,士族也可以世袭,有九世为君的诸侯,就有九世为士的大夫。

    老丈在邢国就是“士族”,不过属于“下士”,后代除嫡长子外其他庶子就只能按律降为平民了。不过即使是“下士”,在这个时代也还是高人一等的贵族,所以老丈才能当了遂正,也就是后世的村长,手下管理近千号人。施人吉眼下无依无靠,自然就更要抱他的大腿了,随他前去,至少能混个温饱吧,不然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想要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可没那么容易。更何况他如今只是一个最下等的“野人”,没有氏族可查,没有晋升通道,而且虽然他自认为是读过书,有学识,能认字的,但是当看到这个时代的文字后,他感觉到了自己如今就是文盲一个,而且这些复杂的文字再学习起来的难度也非常大,很难一一对应起来。

    “人吉姓施,看样子乃是殷民后裔啊。”老丈果然见多识广,细细道来:“当年周王室以“殷民七族”封康叔殷墟为卫国,以“殷民六族”封伯禽于少皞之墟为鲁国。“殷民六族”者,有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六姓;“殷民七族”者,有陶氏、施氏、繁氏、铸氏、樊氏、饥氏、终葵氏七姓。”

    也不知老丈是不是故意说给他听的,将他这姓的渊源说得透彻,让他至少是有了来历,虽然这殷民后裔,如今大多也是野人,且四散分布于乡野之间,但在卫国国内人数还是不少。

    当年分封卫国时,人口比例上,周民三成、殷民三成、土人四成,周人居于都和郊,殷民与土人居于遂野间,所以殷民虽也有姓氏,但是地位并不高贵,土人则连姓氏也无,地位最低,不过几百年下来,土人也同化地差不多了,也冠上了杂七杂八的姓氏。当年殷民七族迁徙到卫国定居,总数约有十万,如今更是三倍于当初,有三十来万。

    本来老丈作为有据可考的士族后裔,又是周民之后,原本是可以得到特殊照顾在郊区定居的,这样遇到战事可以往城郭之中躲避,无疑更为安全。只是这样安排的话,他不会有任何的职权,所以老丈宁愿选择在遂野安家,至少可以做个有实权的遂正,利用些许的权利保护这百来号宗族的平安,也是用心良苦。

    注:1《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1、可以看出实际可耕作的土地往往只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所以荒野地带很多。

    2、男爵是封疆百里,1个都邑;子爵是封疆二百里,2个都邑;伯爵是封疆三百里,4个都邑,相当于16-20个镇,所以伯爵国的面积约为后世一个县的大小,是比较接近的。而侯爵、公爵更多是名誉上的殊荣,比如齐侯、卫公,齐的面积不比卫小。

    (本章完)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