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救世与救人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90年代在中国国内工作的时候,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当时国营企业的中层干部,有的是一股冲劲,却没有稳健的心态和切实的管理经验。就我个人而言,管理理论大多来自于一些地摊上买的国外的丛书,凌乱而不系统,见皮毛而无真知。我们完全是在摸爬滚打中学习成长,而面临的任务却是要将当时处于困难中的国营企业带出困境。
记得当时中层干部之间,对企业的高层管理有些意见,认为放权放得太少了。有一句口头禅用得很多,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自己很大胆,还直接与老板交流过,建议老板不要“用人也疑,疑人也用。”
到了国外,曾经尝试走管理的路,才发现在国内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远远不够正规。后来觉得语言、文化等障碍也比较多,再加上干技术工作也很称心如意,就一直坚持搞技术了。我搞的技术内容是设计验证,主要是写程序验证其他工程师的设计内容。
有趣的是,设计验证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信任并测试”。若将同样的原则用在企业管理上,则既不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不是“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用句通俗的说法,这个原则类似于“体制代替人制”,并在信任的基础上,不断地测试被使用的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种说法,若解释得清晰全面一点,应该是使用人,一定要以信用为本。这强调了使用者和被使用者之间的一种信用关系。强调信用,总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这种说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整本《圣经》揭示出,就连上帝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都经常因为人的罪性和魔鬼的诱惑而被遭破坏,又何况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呢?所以在《圣经》中,上帝在使用一个人的时候,经常有正面的“试验”和允许魔鬼“试探”的两种方式,来测试人对神的信心。
根据牧师的解释,“试验”相当于对受测试者出一个难题进行考核。这种考核经常是在“信心”方面的考核,目的是帮助人,当人按要求执行后,结果是良好的。“试探”则是来自于魔鬼的,主要是以诱惑的形式出现。这种诱惑,很多时候是冠冕堂皇的。若人听信了魔鬼的话,结果就是犯罪跌倒,最终得到的是神的愤怒和审判。
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都提到了耶稣初传道时,受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的经文信息基本一致,唯有次序上略有不同。《马可福音》仅简略地提到了这次试探。
《马太福音》4:1-11对应的经文内容是:
4:1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
4:2-4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那试探人的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中的一切话。’”
4:5-6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载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4:7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载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4:8-9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上,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耀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
4:10耶稣说:“撒旦退去吧!因为经上记载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侍奉他。’”
4:11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
根据我所在的教会的李明哲长老的解释,这段经文实际上体现了“**,魂(soul)和灵(spirit)”的三重考验。我在写作的时候,加了一些我自己的体会,并没有完全依照李长老讲解的原意。若有过度发挥的地方,希望读者原谅,也请神原谅。
第一段是**的考验。首先,耶稣禁食了四十天,这似乎有点违背科学常识。我女儿曾经教了我一项她在美国小学学习来的,关于人的生存能力的“三字诀”。没有空气:3分钟。寒冷的海水中,体温丧失,3小时。没有饮水,3天。没有食物,3周(21天)。当然,这是一种很粗略的说法。比方说,没有空气的环境下,健康的人应该可以支撑5分钟。受过训练的人能支撑更长的时间。
宗教的禁食仪式中,一般都不禁饮水。其实禁食四十昼夜,若一定要搞个吉尼斯纪录比赛的话,没准还真的有人能达到。在这里,四十昼夜的属灵含义更强。以色列人曾经因为信心不足,窥测迦南地四十天,就被神罚了他们在旷野里呆了四十年。所以四十这个数字,在《圣经》中多次使用时,都有“受考验”的含义。所以学者们一般都认为耶稣在有超自然能力的圣灵的佑护下,的确禁食了四十天。同时也认为这四十天的禁食,主要代表一种**上的考验。人类社会是在上个世纪中才全面摆脱饥饿环境的。在人类社会的“饥饿文化”的环境下,宣告神的福音人,大多都要经历这样的考验。
在耶稣饥饿的时候,魔鬼的诱惑是巧妙的。“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根据一般的解释,魔鬼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他确切地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所以这段话若按现代的语言说,实际上是两个试探。第一个是心理暗示,诱惑人产生怀疑:“你真的是神的儿子吗?”,第二个是激将法:“我才不相信你是神的儿子呢!将这些石头变成食物给我看。”
这个诱惑是很强烈的。我举个现实一点的反例来小小地说明一下。在美国大街上,随便抓一个吃得饱足的基督徒,与他称兄道弟地侃侃山,吹捧他两句。等他正要得意洋洋地给你传福音的时候,突然问上一句:“你是神的儿女吗?”(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信仰耶稣的人,通过对祂的信仰,成为了神的儿女)
我想这个基督徒多半会一愣。大家很熟悉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但对“神的儿女”这样一个特殊身份,以及与这个特殊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很多根基浅的基督徒恐怕有点稀里糊涂。甚至会突然怀疑自己的信仰。我初信教时,这样的体会就比较深。
等这个基督徒明白过来他原来是“神的儿女”的时候,再神神秘秘地告诉他:“我们那里有一个基督徒,祷告特别灵。钱不够花的时候,向神祷告了,买了100元的彩票,结果中了一百万。你要不要试一试?”。恭喜,你多半成为了一个魔鬼兼彩票推销员的角色。
根据学者们的解释,魔鬼这样问,实际上是想诱惑耶稣用自己拥有的超自然的能力,来为自己服务。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在金钱和美色上落马的政府官员,大多都栽倒在了类似的诱惑下:“你真的是某某官吗?那你坐在这个位置上,还不能轻易地搞出过某某万来?”。
耶稣对魔鬼的诱惑的回答是很巧妙的。祂并没有直接驳斥魔鬼诱惑人的手段,而是讲解了一段《圣经》经文:“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中的一切话。’”
耶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诚信的基督徒的范例,祂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时候,却依然对上帝抱有坚定的信心,强调人活着,不仅仅靠物质(食物),还靠上帝的话。
在《圣经》的其他经文中,也强调了上帝的话本身就是“食物”。耶稣甚至自比是信徒的“食物”。
其实这段经文是很抽象的。在《马太福音》(针对的或许是犹太人)和《路加福音》(路加是医生,可能针对的,是罪性较重的人群)中,突然插入这样抽象的经文,或许表明神要给这样的人群提升抽象思维的能力。回到耶稣传道的年代,旷野意味着远离了神的人居住的地方。耶稣到那里传道时,先不被接受,也没有人帮助他,给他提供食物。怀疑的人(魔鬼往往通过人的怀疑来说出自己的话)就说:“既然你号称自己是神的儿子,那么就让你的神将你喂饱算了”这类的话。现代社会也有不愿意捐献的人说类似的话,比如有人就说基督教应该学习中国旧时的庙产制度,不要靠捐献,要靠寺庙搞经营活动等维持。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很希望搞“政商分离”,因为从政的人经商,往往很容易陷入**。美国政府从政的商人,据说也都要遵循各种回避原则。根据《约翰福音》记载,耶稣也在洁净圣殿,把圣殿中进行的(带有**性质的)商业活动清除出去。所以要求传道人自己养活自己,实际上是魔鬼的话。当然,信心大的使徒,如使徒保罗,反击这样的要求的方式,是亲自做工(编织帐篷)挣钱养活自己,以堵住魔鬼的口。但保罗讲道时,也再三强调为神做工得口粮是应当的,为神的事工捐献是基督徒应尽的本分,也帮助我们理解金钱的真正价值,摆脱对金钱的崇拜。
耶稣反击的方式,是向人宣讲福音信息的重要意义,是与人口中的粮食一样重要的。同时,他引用了《圣经》的经文。这段经文出自《申命记》8:3,说明如何应对这样的考验,神早有预备。我们相信,那些逐渐意识到福音信息的重要意义,并接受耶稣的人,就像天使一般出现,给他送了食物。
第二重考验来自以下一段经文(这里我引用了《路加福音》的对应经文,方便读者作比较):
《路加福音》4:9-12魔鬼又领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殿顶上(“顶”原文作“翅”),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从这里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护你;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载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魔鬼引用的《圣经》话语“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来自于《诗篇》91:11-12。这段经文的含义是信奉神的人,必然获得神的佑护。但这不代表人可以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故意闯祸。魔鬼是在采用断章取义,将经文剥离正确的话语环境的方式,故意歪曲《圣经》的原始含义,来诱惑人。
耶稣的回答是《圣经》的经文:“不可试探主你的神”(摘自《申命记》)。一是说明人不可妄求神迹。二是警告人们,魔鬼这种歪曲《圣经》的方式是在试探神。三是说明魔鬼真正的动机。“试探神”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含有不良的动机,想引诱义人犯罪并达到控制义人的目的。如参孙故事中,大利拉不断试探参孙,目的是想要找到制伏参孙的方法。
这段经文也是对耶稣的“魂”(soul)的一个考验。根据李长老的解释,人的魂中,最大的障碍是自身的骄傲。站在殿的顶端,意味着一个宗教上的崇高地位,而“跳下去”,则意味着既然站得这么高,那么做一些犯罪堕落的事情也是安全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类的事情往往发生在一些有社会地位和名望的人身上。所以我们也可以将这段经文的教育意义,解释成了不要被虚假的安全性和荣耀欺骗。行贿手段的关键之一,就是先要给对方一个虚假的安全感,而且强调是双方受益。有些行贿和腐蚀手段,还体现在“帮助”为政者获得表面上看起来“辉煌的政绩”等。在处事哲学中,我们根据经验得到的教训是“站得高,摔得也重”,并强调人要回避矛盾,要低调。然而真正的义人应该明确地坚持诚信和原则。在高位就是在高位,真正要做的是不犯罪,并要把一切犯罪的诱惑,当作是对神的试探。当然,这意味着这样的义人要具备牺牲精神,因为这会得罪黑暗势力,会有受暗算,并被钉十字架的风险。
其实魔鬼引用的那段经文的原始含义,正是说当人在行公义的时候,即使招暗算,神也会保护他的安全。正如耶稣即使被人钉死在了十字架上,神也让他三日后复活了。也可以理解成为即使义人犯了无心的错误,神也会给人悔改的机会,保证其安全。总之,神会保护义人的安全。当然,这里面包括人暂时不能直接看到的,用复活和永生保护义人的部分。而魔鬼却将这样的经文扭曲为“人既然站在高位,那么犯罪就应当是安全的”。
最后撒旦变得**裸地诱惑了:“只要你俯伏拜我,这全世界都是你的。”
我们当知道,魔鬼自以为拥有全世界,然而这“拥有”却是偷盗来的。因为人心必将顺服于神的真理和爱。
耶稣自然是知道祂的使命的,祂所拥有的是神的永恒的爱的国度。他的回答激励着所有的基督徒:“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侍奉他。”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这段经文。比方说大多数牧师传道,强调的都是“把侍奉神放在生活的第一位”。这是针对非专业神职人员的普通基督徒说的。神体恤人,会照顾一般人生活的平衡。
根据李长老的解释,这第三个诱惑,是属灵方面的试探。这需要好好解释一下,我摘录的中文《圣经》版本翻译得不够好。我把英文的《圣经》版本,对照在下面:
again, the devil took him to a very high mountain and showed him all the kingdoms of the world and their splendor“all this i will give you” he said,“if you bow down and worship me”
jesus said to him,“away from me, satan for it is written:‘worship the lord your god, and serve him only’”
这里,魔鬼说的,是“如果你向我俯伏,并(worship)信奉敬拜我,我将这一切都给你。”,worship的意思是按宗教仪式崇拜,是拜魔鬼为上帝。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可以对照的,是曾经在中国流行一时的极端的厚黑学。主耶稣的回答是“离开我吧,魔鬼。经上说:当(worship)信奉敬拜主你的神,只要侍奉祂。”。这里指的是在生活中,要以上帝为敬拜中心,不可拜其他任何偶像。魔鬼试探的,自然是耶稣属灵的坚固程度。
不管社会怎么样,我能真切地赠送给读者的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将灵魂卖给那让人万劫不复的魔鬼。
这整段经文中,耶稣实际上去了三个地方。一个是远离神的人居住的旷野。一个是敬拜神的圣殿(在这个地方,魔鬼出现时,也在引用《圣经》的经文说话)。一个是世俗统治权的中心。然而《马可福音》却只提到了耶稣在旷野中受试探。《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后加注的小标题,也说耶稣是在旷野受试探。这说明当时这三个地方,人们都在拒绝神,人心都远离了神的公义和爱,都是一个类似于旷野的环境。这段抽象的经文背后实际发生的,很可能是耶稣在这些地方传道时,人拒绝神的言行的一个抽象式的总结(魔鬼往往通过人对神拒绝时的言行来传播自己的信息)。当耶稣以正确的方式用神的话语应对后,那些继续拒绝神的人就离开了他,或对他不再感兴趣,或心中已经将他视为仇敌。但人群中,也有愿意顺服神的公义和爱的人。他们就像天使一般,出现在了耶稣的身边,并开始追随他。
《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对应的经文内容一致性相当高,说明这段经文,很可能是信徒们向耶稣询问他初期传道的经历时,耶稣自己的总结性的描述。
需要说明一点,耶稣是被圣灵充满的,所以这些魔鬼的试探,对耶稣来说,是外在的。但对普通的基督徒来说,类似的诱惑则既可能是外在的,也可能是内在的。魔鬼往往会利用我们的疑惑出现在我们的内心。
对我们来说,分享这段经文的其他得益还有:第一,在不同的场合下,耶稣面对这些试探,都用《圣经》的经文,或者神的话予以正确的对应。这强调了神的话对信徒生活的指导作用,也告诉我们,要熟悉福音信息,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受考验,过一个得胜的生活。第二,耶稣引用的都是《旧约圣经》的经文,我们也多处介绍了《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内在精神上的联系和一致。第三,耶稣强调了耶和华神的地位。
对于中国文化下的读者来说,我们了解儒家文化中“悠悠万事,唯是为大,克己复礼”的经典教训。这个教训说的,是所有的事情中,人战胜自己(主要是指因为社会的罪性,而带有的有罪性的**),恢复并遵循“周礼”,或者说法律、规章制度、道德礼仪等。这段经文所说的,正是耶稣依靠神的话语,在现实生活中战胜罪和魔鬼的诱惑的实践。中国的“儒家”的儒字,拆开来是一个需要的需和一个人字。这说明儒家的根本教义,是考虑人的需要。《圣经》在上帝对人的指导的基础上,也非常强调人的需要。我们也可以用换位思维,看看上帝本身是怎样面临需要和“想要”这样一个矛盾的。耶稣的使徒彼得(将在以后介绍)说,神想要人人都得救。但同时,神也需要解决人的罪的问题。这个需要,就用《旧约圣经》的律法表现出来了,是一种衡量和限制罪的标准和约束。但神想要做的,是美好的,就没有必要故意对这种美好的愿望进行克制。相反,神会以极大的热情,甚至不惜自我的牺牲,也要完成祂救赎人的美好愿望。
经文中说“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说明耶稣的行为是出于神的授权。也就是说,一般人在生活中,也许会因为环境和命运,或者像耶稣那样因为传播福音的使命,受到魔鬼的试探。但人应该尽量远离邪恶,而不应该无端地去找魔鬼并受试探。经文的结局是“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有天使来侍候他”,说明当耶稣战胜魔鬼的试探后,整个过程便成为了神的一个考验。这也是李长老用神的考验来讲解这段经文的独到之处。神的考验的特点,是人若通过了,得到的结局是神的美好的祝福。我们也可以用这段经文来看我们的人生,两头高(开始是受圣灵的引导,后来是天使的追随),中间低(经历各样的考验),正是一个微笑的嘴唇表情。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