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第4章,罪犯的社会成本

许世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救世与救人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赫斯与古德里安见面后,古德里安立即表示效忠德国,承认赫斯是合法的领袖。但他也对赫斯取消对苏联的战役很不满意。他一直在东线练兵,对柏林发生的变化并不很清楚。接到停止进攻苏联的军事准备的命令后,他并没有停止对部队的训练。坦克部队的鲁梅尼格,机械化步兵部队的舒斯特尔,哈斯勒等当时都在东线,也没有遵行赫斯的命令放假。照古德里安自己的估计,柏林一定会改变主意,出兵苏联。而他作为一个将军,就不能因为政治人物的失误而耽误战机。私下他还在臭骂赫斯浪费时机,担心边界线上松松散散的苏军对德军的计划有所警觉。

    赫斯就与古德里安谈论针对苏联的战略策划,争取得到这位耿直的军人更深的支持。当然,他是按第一次穿越时,对苏联的作战思路与古德里安交流的。

    和上次穿越时一样,古德里安非常震惊于赫斯这样的想法。不过他还是问道,现在德国的闪电战已经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了,苏联想照抄学习,应该早就能办到了。赫斯宽慰他说,战争的具体作战方式是秘密,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作战方式自然已经有所了解,但军事专家们要将其总结出来,并想到相应的对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苏联与英国、法国不结盟,就没有机会学习这些内容。但德国若主动与苏联作战,情形就不同了,相信苏军能较快地学习德国的战术。况且苏联的军事积累,本来就是以陆军为主,而英国的军事积累较全面,以海军、空军为主。

    古德里安很聪明,他就想起了一个笑话,说道:“我明白了,有一个人曾经宣称他与击剑的世界冠军和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比赛击剑和国际象棋,都赢了。当时有人就惊讶地说,那你是双料的世界冠军了。”

    “不然,那人回答说。我与国际象棋冠军比赛击剑,我与击剑世界冠军比赛国际象棋,结果都赢了。你的意思是,我们袭击英国,法国,已经靠陆军取胜了。我们袭击苏联,就最好靠海军取胜。”

    赫斯觉得他这个比喻很有趣,但也告诉他说,德国必须避免两面作战。当时这个呼声在军方有很多人支持,希特勒进攻苏联,其实是决策过程中的少数派。不过希特勒也过分地夸大了苏联的威胁,苏联当时也的确在边界陈兵百万以上。古德里安还是有些疑惑。

    赫斯就告诉古德里安,说可以搞一个换位思维。由于德国刚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显示出了陆军,空军的强大实力,若你是斯大林,会主动侵略德国吗?此外,他又补充说,苏军刚刚搞了大清洗,现在在边境上的军队,也是松松散散的。古德里安本来也是想利用苏军松松散散的状态搞突袭。这些因素一拼起来,就大致有了一个全局的构图了。古德里安这下心服口服了,他对赫斯的分析和策划能力表示了赞赏。

    古德里安等军方人物本就与党卫军不和,现在德国也不能出现大的分裂。他们就团结在赫斯身边,并由古德里安号召,出兵讨伐党卫军。隆美尔也从北非发来了电报,声援古德里安。

    党卫军为了夺取政权,在柏林为希特勒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赫斯本来想借这个机会,躲过希特勒的葬礼。但许世平提醒他,当时军方还是很崇拜希特勒,要注意策略。赫斯就只好硬着头皮,在军队中给希特勒举行了葬礼。看见那些诚实的军人为希特勒悲哀哭泣,想到希特勒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将这些诚实,勇敢的军人变成了这个世界的灾祸,在屠杀他人的同时,也被屠杀在战场上。赫斯嘴上大念按原来那个赫斯的思维写的悼念文章,心中却在不停地咒骂希特勒。

    赫斯、古德里安回师肃反,党卫军在沿途组织抵抗。但一来其部队装备,训练和战斗力完全不能与古德里安的正规军比,二来贝肯鲍尔联系了一系列的地方部队的军事起义,三来内部也军心不齐,就很快土崩瓦解。党卫军想据柏林死守。但德国人民不买账,他们在各处帮助军方。军方很快渗透入了柏林,粉碎了党卫军。党卫军焚烧了很多绝密文件,包括慕尼黑阴谋的文件等。

    柏林人民夹道欢迎古德里安的军队。赫斯在德国人民身上看到了希望。

    海德里奇在与盖世太保的枪战中中弹,后就医不治。也有人怀疑是希姆莱在医疗他的时候做了手脚,因为希姆莱派出了自己的私人医生去参与和主导治疗。希姆莱策划谋反,以为靠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当时的强大实力和那种残酷的政治手段,一定会成功。他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赫斯准备了逃跑的飞机,也能和军方迅速取得一致。希姆莱等对自己的政变行为坦然承认,却也不断攻击赫斯叛逆希特勒的路线。赫斯干脆借这个机会,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希特勒的侵略路线,并预告照那条路线走下去,德国将会是死路一条。

    其实入侵苏联这件事情,很多有远见的军事将领是反对的。因为戈林的死亡,空军暂时没有代表人物。海军的雷德尔本就与希特勒争论过这件事情,并呈强烈的反对态度。赫斯又说服了古德里安,去非洲作战的隆美尔自然不愿意看到侵略苏联导致自己可能得到的资源被减弱,其他的军方大员,很多也认为入侵苏联,主要意义还是夺取石油,本就与希特勒意见不一致。希姆莱等见这么多的反对意见,终于知道大势已去。当时德国还处在战争中,不能为这个政变过多地浪费时间精力。法庭审讯很快就结束了,判处两人死刑。其他参与者,也根据罪性轻重,各有判决。

    克林斯曼被党卫军俘获,遭到了严刑逼供。那些人因为克林斯曼是动笔杆子的秘书,就用钳子一个个地夹断了他的手指。克林斯曼坚持忍住了。后来党卫军覆灭的时候,盖世太保穆勒本想枪毙克林斯曼。但盖世太保中有几个人被克林斯曼的坚毅折服,又善于察时度势,知道党卫军和盖世太保覆灭后,必然会遭到清算,就起了戴罪立功之心,冒着风险将克林斯曼解救了。克林斯曼本已报着必死之心,意外获救后,心肠反而变得软了。

    当克林斯曼听到希姆莱和盖世太保穆勒被判处死刑的时候,他就劝赫斯特赦他们。赫斯感激克林斯曼,自然愿意遵行,也问了一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克林斯曼说,当他自己觉得已经落入必死的命运时,那份得救的惊喜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惊喜。他又说,他与他们(指希姆莱、盖世太保穆勒)那些人是不同的,他希望有个机会体现这种不同。

    然而这个时空的德国法律,总理却不具有特赦权。赫斯有点惊讶,就请许世平去查一下。许世平觉得这样的事情可能网络上查不清楚,还不如想办法说服法官。自然,不能用克林斯曼心软为缘由,因为法官会觉得克林斯曼太自大,作为个人要显得自己高尚,就要轻易改变法律。而且显得高尚的方式很多,不能靠这种最廉价的方式显得高尚。

    当然,克林斯曼是真的高尚,因为他是作为沉重的受害者在宽恕。所以赫斯还是想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就继续让许世平想办法。

    许世平想了想,就决定用杀了希姆莱社会代价过高这个方法说服法官。赫斯很惊讶,因为在现代社会,他听到的,都是人们埋怨花纳税人的钱养死刑犯。但许世平却认为不判死刑,将死刑犯关押起来,很可能社会代价低一些。

    他觉得,若判处一个人死刑,这人总有点亲朋好友。这些人中,有些复仇心重的,往往会报复社会。若只将这人按无期徒刑关起来,这人一般来说会感恩,亲朋好友也不会复仇。特别是像希姆莱这样的,下面总会有些死党,关起来对那些死党也会是一个牵制。

    赫斯听了有点气愤,说:“难道越大的坏蛋就越不能杀吗?”

    许世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你不是刚刚主持了希特勒的葬礼吗?”,又耐心地劝导他,要相信有地狱为那些大坏蛋准备着在。

    赫斯气平下来,觉得这个说法确实是好,就去找了**官。**官有点意外,想了想也觉得合理,就同意与同僚协商协商,拿出一个合适的方案。

    赫斯趁机全面取缔党卫军和秘密警察,重组情报机构。他也开始使用测谎器,并要求情报系统从向纳粹党效忠,过渡到向德国效忠。

    原党卫军和秘密警察中的人竟然有很多通过了向德国效忠的测谎。这让赫斯警觉,因为被洗脑的纳粹党,是将错误的事情当正确的事情来做的。测谎器本身只是一种技术工具,习惯性心理紧张的人,会被误判。也有人能够骗过测谎器。但纳粹党这种趋势性的“骗”过测谎器,却有点让赫斯害怕。

    赫斯决定消除进一步希特勒的影响。希特勒当时的声望很高,因为他让德国人民看到的是一系列的战争胜利,和一种“扬眉吐气”的虚荣。不过德国已经长期生活困难,人民一直在过着一种艰辛简朴的生活。赫斯就让人悄悄透露希特勒有个情妇爱娃,以及她的一些在当时的标准看来,奢侈生活的细节。也让人在晚上将希特勒的各种塑像都拆毁了。当然,很多人都觉得他这是在玩权术,却不知他另有苦衷。

    扫除了党卫军和盖世太保秘密警察后,赫斯也请克林斯曼安排解救了遭受他们迫害的各种人士,其中一个重点自然是犹太人。

    赫斯做了这一系列事情后,感觉到德国经济紧张,就想进一步节约社会成本。一时糊涂,就再去找**官,说最近党卫军、盖世太保被抓起来的那批反叛者,都要按社会成本审查。杀了社会成本高的,也就是说亲朋好友多,牵连广的,就判无期。那些平时比较孤独,“独狼”一类的,杀了社会成本低的,就判死刑。

    这下子反而提醒**官了,他就严肃地回绝了赫斯,并认真地说:“法律和社会成本是两回事情!”

    他又发脾气说:“你们纳粹党上台后,竟然搞得连处决死刑犯的社会成本都不想付了!”,并赌咒发誓,说绝对不会给希姆莱这样的暴力叛国罪缓刑。

    赫斯就这样碰了一鼻子灰。回头就对许世平埋怨他这种“社会成本决定法律”的思维方式。

    许世平哭笑不得。法律的确需要考虑社会成本,但不是用社会成本决定法律。是赫斯自己领会错了他的意思。

    赫斯冷静下来,认真地想了社会成本这个问题。这次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反叛,牵涉面太广,若大开杀戒,会留下过多的仇怨,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裂痕。他就再次与**官商量,希望按特殊政治事件处理,对于非主动地卷入这次谋反的,建议从轻处理。

    **官倒是很容易接受这个请求,因为对犯罪惩处,人的动机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量因素。比方说交通事故撞死人的,和故意杀人的,判决差别就很大。但他也强调因为这个原因,希姆莱这样的罪犯,更应该判死刑。

    赫斯一番努力,还是无法达成克林斯曼的心愿,就将这个结果告诉了他。克林斯曼却觉得他做得非常好。他一时心软,想特赦希姆莱等,后来想想,也是因为不想赫斯重复他们那种恐怖统治。赫斯从轻发落那些随从的人,减小社会裂痕,却严格依照法律处理希姆莱,比他想的自然高了一筹。当然,克林斯曼是那种诚实的德国人,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同,对赫斯有些过于崇敬。而且是**官坚持按法律处置希姆莱的。

    最后希姆莱还是被判处了绞刑。法官在对他宣判的时候说:“你把德国搞得连判死刑都要考虑成本了,你简直是死有余辜!”。当时纳粹党有很多人在场,赫斯也在场,大家都觉得面目无光。

    法官下来,又对赫斯说:“你不是有宣传部门吗?为什么你的宣传部门只懂得制造仇恨,不懂得平息纷争,让人和好呢?”,当时戈培尔刚刚死不久,社会上清醒点的人,都对他那种“仇恨式宣传”很反感。

    赫斯就将这句话,给宣传部门的人讲,又让纳粹党的人不得故意压制倡导爱心、宽容与和平的宗教。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