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5章

南瓜夹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张云的古代生活最新章节!

    虽然临近年根底,正是大家都很忙碌的时候,但是宝妮的周岁宴还是办的很热闹的。

    因为请过来的大多都是关系亲近的亲朋好友,所以宴会的气氛是很热烈的,张云他们是将整个餐馆的二楼都租了下来的,但是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依然是将整个楼层都给挤满了,来晚的人甚至都找不到位置坐下来。

    张云他们见状,赶忙叫餐馆又给加了两张桌子,这才算是勉强的应付了下来。

    虽然一场周岁宴办下来,让张云觉得有些疲惫,但是他还是很开心的,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一年里他们家的日子过的虽然有一些小的波荡,但总的来说还是平顺的。

    家里家外的,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平安康健的,这对于张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有这些便够了,真的别无他求了。

    就在张云以为这一年就会这么顺顺当当的过去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落到他的头上了。

    说起来这还是一件好事,那就是张云他又要升官了,升的是从六品的海巡校尉,而且遇到这样好事的还不只有他一个人,他们亲卫队里还有很多的人也都遇上了这个机会。

    按理来说,升官是好事,但是看着那张升迁的名单,张云的心却是沉到了谷底,元帅这一回可真的是大手笔,整个名单上的人数加起来能有80多人,其中有超过半数的人都是他亲卫队里的。

    若只是那样那到还好,毕竟能进亲卫队的,必定都是极得元帅信任的人,有这样的安排,一句培植亲信到也是说的过去的,谁叫他们都是亲卫队出来的那,得了元帅的亲眼那也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怪就怪在,这些人在升值之后,都是要被调离亲卫队到别的位置上去工作的,就连张云这个队长都不例外,他在官升一级之后,就被调离到水师右将军的门下,将要开始协助巡防螺蛳湾去了。

    要是只是这样,倒还不至于让张云多想,但是随后元帅就给了他一个平调的名单,里面都是他亲卫队的人,这些人里,有一部分是要跟着他一起去巡防螺蛳湾,还有一部分则调离去了原亲卫队长孙岩的帐下,跟着他一起去守军火库去了。

    连续的两张升调令,让原本满200人的亲卫队的人数,瞬间变的只剩下了一成都不到,现在还在元帅身边当值的,连20人都到不了。

    饶是张云一项都很镇定,也被这样的变故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接受调令的时候,张云深深的看了元帅一眼。

    李元帅见状嘴角微微的一挑,却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只是轻声的说到:“螺蛳湾那里你都很熟,我不担心你适应不了新的职位,照顾好跟着你一起过去的那些弟兄们,就算是你成全我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你的栽培了。”

    元帅这话像是再像张云交代着什么,若有所感的张云闻言低下头,向着这位一手把自己提拔起来的伯乐行了一个大礼,回到:“末将领命,请元帅放心。”

    李崴闻言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叫张云出去了。

    李元帅的这一番动作,搞得营地里是人心惶惶,但是与下面小兵们的议论纷纷不同的是,海军里的上层领导们却是平静的很,他们有志一统的对元帅的这一番动作视若不见,依然平静的该干嘛干嘛。

    领导们的态度多少安抚了一下士兵们的情绪,所以现在的海军军营里面,虽然气氛还是有些诡异,但是秩序还是仅仅有条的。

    回去之后,张云将升职的事情告诉了家里,家人们对他升职还是很高兴的,就是关大叔还有些顾虑,不断的交代他,要与新的同事与领导打好关系。

    张云知道他在顾虑什么,他原来任职的那个位置,虽然品级不高,但是位置亲近,不论是谁,只要是听到这个职务,就会知道他背后站的是谁,所以往常即便是将军们看到他,也要客气这说话,毕竟这面子还是要给的。

    现下他虽说是升职了,但也是彻底的脱离出来了,原来人们看到他想到的是元帅,现在看到他那就是他了,若是不小心一些,以后的路,怕是不会再如原来那般平坦了。

    但是张云却并不为这一点而担心,他与元帅的关系虽然说是从属,但实际上却更像是合作,他们为了各自的目的临时的组合在一起,安守各自本分的同时又试探着彼此的态度与底线。

    自从见到李崴对待东方钬的态度开始,张云就知道李崴求的是些什么了,他们两个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很像的,所以张云早就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亲卫队的,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的编织着自己的关系网,以便有朝一日一旦脱离庇佑,可以有力量自己立起来。

    说来还是要谢谢元帅的,是等到他羽翼丰满了之后才让他离开的,若是在提前一些,说不定他还真的会如岳父所担忧的那样,要走上一阵子坎坷不平的道路了。

    这个新年,就在人们的喜悦与担忧中过去了,过了正月初五便是朝廷复朝的日子,这是隆兴帝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虽然还是在孝里,一切都要从简,但是气氛还是很浓烈的,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后宫的妃嫔,甚至就连宫里面侍候人的那些太监宫女们,大家都在简约的基础上尽量的把自己的风姿给凸显出来,毕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皇帝初登大宝,正是用人之际,所以现在不仅是文武百官们在试探新皇的喜好,隆兴帝这位新皇帝,也在仔细的观察着手下的这些大臣们,挑选着那些符合自己心意的可用之人。

    就在这看似平静却风波犹存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隆兴帝在新年的第一次朝会上,所班出的,他登基以来的第一道旨意,居然是有关于忠靖侯府爵位传立的。

    当听到皇帝提起忠靖侯府的爵位传继之事时,朝堂上的大臣们还是有些迷茫的,他们不明白,这故事也转换的太快了一些吧,皇帝刚刚不是还带领着大家一起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的吗,按规矩接下来不应该是要勉励大家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大雍之崛起而奋斗吗?

    怎么忽然就转到忠靖侯府那里去了,是他们脑筋转换的方式不对,所以集体的出现了幻听吗?

    离得比较近的大臣们,用朝服掩饰着,互相的打了几个眼色,在确定了自己没有听错之后,大臣们迅速的转换的状态。

    对此事知之甚深的礼部尚书率先走出了朝队,一脸恭敬的对着隆兴帝说到:“启禀圣上,据微臣所知,忠靖侯去世之后留下了三子,长子为家中贵妾所出,次子为嫡长子,却是个双儿,三子在族谱上记载的也是嫡子,但是却是由家中滕妻所出的,李氏家族里对他的身份还存在着一些异议,所以忠靖侯府的爵位到现在依然空悬着。”

    隆兴闻言沉声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呀,那众位卿家对此事都有何看法呀?”

    大臣们闻言面面相觑,都不敢擅自发言,忠靖侯府这事儿还真不是好掰扯的,三个儿子里,长子非嫡却占长,次子占嫡却是个双,三子偏偏又是滕妻所出,言虽顺,名却不正,怎一个乱字了得呀。

    所以说这事儿最终是个什么结果,那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可是现在皇帝偏偏是面沉如金,让人看不出想法,大臣们也就格外的谨言慎行了起来,就怕自己万一要是选错了人,逆了皇帝的意思,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给皇帝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可就遭了。

    见底下人只是在小声的议论,并没有人出来,隆兴帝点了一下礼部尚书说到:“卿是礼部尚书,熟知礼法又与李家相熟,依卿之见,这爵位该由谁来继承?”

    礼部尚书闻言想了一下,觉得既然猜不出皇帝的意见,那他就依法依礼,就事论事好了,他秉公处理总不会有错吧。

    于是尚书大人说到:“微臣觉得,爵位应当由忠靖侯的次子李崴继承。”

    隆兴帝闻言说到:“卿家是因何有此言论的?”

    礼部尚书奏言到:“李崴是忠靖侯的发妻嫡子,论礼早就应当继承爵位了,只是因其双的身份,才遗留到了今天。如今九年过去了,李崴早已参军,也凭借着军功荣升至了高位,所以,不论好是论伦理还是论功劳,微臣认为,李崴袭爵,当之无愧。”

    老尚书的话刚说完,身后就响起了一片的讨论之声,人们议论的最多的还是李崴双的身份,他现在还没有成婚,所以将来是嫁、是娶,有无子嗣还都是说不清楚的事情。

    隆兴帝扫视了一眼议论纷纷的朝臣们,然后说道:“鲁大学士似乎是有话要说?”

    这位鲁大学士出身翰林院,是圣德十五年的榜眼,因写的一手好行楷,颇受圣德皇帝的喜爱,圣德时期的不少圣旨都是出自他手的。

    鲁大学士听到了皇帝的点名,连忙走出了朝队,恭敬的说到:“圣上容禀,微臣只是想起了九年前,微臣曾待先帝执笔,写过一道圣旨,是有关忠靖侯夫人的。”

    “喔,有这事儿?”隆兴帝边说边看向了一旁伺候的掌势太监。

    他身边侍候的太监正是鸿禧,这是个伺候了圣德皇帝一辈子的人,按理说先帝大行,向他这样的老人要吗去皇陵给先帝守灵,要吗就得了恩典被放出宫去。

    可是鸿禧觉得自己猜50多岁,还没到要颐养天年的时候,在加上新皇也有留用他的意思,他也就顺水推舟的留了下来。

    先下听到皇帝问了,鸿禧想了一下回到:“奴才记得是有这么回事儿的,九年以前,忠靖侯出征的时候,是上奏过先皇要给他的滕妻请封的,先帝当时圣旨都写好了,只是占时给压下了,说是要等忠靖侯凯旋而归的时候在给喜上加喜的,谁知后来侯爷殉国了,先帝爷当时伤心,奴才也就没敢再提。”

    隆兴帝闻言说到:“那父皇拟好的圣旨那?”

    鸿禧闻言回到:“一直留在勤政殿里,奴才这就去取。”

    没过一会儿,鸿禧便手捧着一卷黑犀牛角轴卷的明黄圣旨回来了,隆兴帝叫人展开一看,五彩的绢卷上写的正是给忠靖侯府放二品侯夫人的诰命。

    鲁大学士上前观看了一下,说到:“禀陛下,这正是九年前微臣为先帝代笔的那一卷圣旨。”

    就在朝臣们正在为这一变故议论纷纷的时候,站在朝队中央的一位大臣走出了朝队,向着理想帝跪叩了之后说到:“陛下,微臣容禀,微臣是忠靖侯府李氏的旁族,微臣在春节祭祖的时候,在族谱上看到过,侯爷的名字旁边,除了原配的妻子之外,还有另一位陈氏的名字。微臣好奇之下问了族长,才知道侯爷在出征之前就已经昭告祖先,把小陈氏续为妻子了。”

    隆兴帝闻言说到:“鸿禧,去把忠靖侯府的老族长请过来。”

    李氏族长过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他们家的族谱,族谱之上确实写着忠靖侯李锦,娶妻陈氏,续妻小陈氏。

    隆兴帝看过之后说到:“那这样就好办了,你们不是怕李崴是双,承爵之后有麻烦吗,那就让他的嫡次子承爵吧,这样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皇帝说欢喜,那当然就是欢喜,李崟承爵的圣旨当天就发了出去,而忠靖侯李家的门庭也霎时就热闹了起来,大家伙都不是傻子,这个事新皇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圣旨,这是多大的恩惠呀,而且他们才不相信李家的事情皇帝原来不知道那,这根本就是打探好了的,皇帝专门的演给他们看的,就凭着皇帝对李家这份上心的样子,跟他们家打好关系准没错。

    就在大家以为摸准了皇帝脉搏的时候,这位新皇帝却给兴奋的人群们当头的拨了一盆冷水,因为他有下了第二道圣旨,那就是解除鲁地水师元帅李崴的一切职务,召回京城,其职务由原镜湖水师元帅占带。

    大伙看到这份圣旨的时候是都懵了,刚给了人家弟弟爵位,就掳了人家哥哥的所有职位,这位陛下对李家的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呀,皇帝这是打的那一手的牌呀?

    作者有话要说:悄悄的更新,我保证最多十章就完结

    虽然临近年根底,正是大家都很忙碌的时候,但是宝妮的周岁宴还是办的很热闹的。

    因为请过来的大多都是关系亲近的亲朋好友,所以宴会的气氛是很热烈的,张云他们是将整个餐馆的二楼都租了下来的,但是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依然是将整个楼层都给挤满了,来晚的人甚至都找不到位置坐下来。

    张云他们见状,赶忙叫餐馆又给加了两张桌子,这才算是勉强的应付了下来。

    虽然一场周岁宴办下来,让张云觉得有些疲惫,但是他还是很开心的,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一年里他们家的日子过的虽然有一些小的波荡,但总的来说还是平顺的。

    家里家外的,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平安康健的,这对于张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有这些便够了,真的别无他求了。

    就在张云以为这一年就会这么顺顺当当的过去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落到他的头上了。

    说起来这还是一件好事,那就是张云他又要升官了,升的是从六品的海巡校尉,而且遇到这样好事的还不只有他一个人,他们亲卫队里还有很多的人也都遇上了这个机会。

    按理来说,升官是好事,但是看着那张升迁的名单,张云的心却是沉到了谷底,元帅这一回可真的是大手笔,整个名单上的人数加起来能有80多人,其中有超过半数的人都是他亲卫队里的。

    若只是那样那到还好,毕竟能进亲卫队的,必定都是极得元帅信任的人,有这样的安排,一句培植亲信到也是说的过去的,谁叫他们都是亲卫队出来的那,得了元帅的亲眼那也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怪就怪在,这些人在升值之后,都是要被调离亲卫队到别的位置上去工作的,就连张云这个队长都不例外,他在官升一级之后,就被调离到水师右将军的门下,将要开始协助巡防螺蛳湾去了。

    要是只是这样,倒还不至于让张云多想,但是随后元帅就给了他一个平调的名单,里面都是他亲卫队的人,这些人里,有一部分是要跟着他一起去巡防螺蛳湾,还有一部分则调离去了原亲卫队长孙岩的帐下,跟着他一起去守军火库去了。

    连续的两张升调令,让原本满200人的亲卫队的人数,瞬间变的只剩下了一成都不到,现在还在元帅身边当值的,连20人都到不了。

    饶是张云一项都很镇定,也被这样的变故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接受调令的时候,张云深深的看了元帅一眼。

    李元帅见状嘴角微微的一挑,却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只是轻声的说到:“螺蛳湾那里你都很熟,我不担心你适应不了新的职位,照顾好跟着你一起过去的那些弟兄们,就算是你成全我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你的栽培了。”

    元帅这话像是再像张云交代着什么,若有所感的张云闻言低下头,向着这位一手把自己提拔起来的伯乐行了一个大礼,回到:“末将领命,请元帅放心。”

    李崴闻言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叫张云出去了。

    李元帅的这一番动作,搞得营地里是人心惶惶,但是与下面小兵们的议论纷纷不同的是,海军里的上层领导们却是平静的很,他们有志一统的对元帅的这一番动作视若不见,依然平静的该干嘛干嘛。

    领导们的态度多少安抚了一下士兵们的情绪,所以现在的海军军营里面,虽然气氛还是有些诡异,但是秩序还是仅仅有条的。

    回去之后,张云将升职的事情告诉了家里,家人们对他升职还是很高兴的,就是关大叔还有些顾虑,不断的交代他,要与新的同事与领导打好关系。

    张云知道他在顾虑什么,他原来任职的那个位置,虽然品级不高,但是位置亲近,不论是谁,只要是听到这个职务,就会知道他背后站的是谁,所以往常即便是将军们看到他,也要客气这说话,毕竟这面子还是要给的。

    现下他虽说是升职了,但也是彻底的脱离出来了,原来人们看到他想到的是元帅,现在看到他那就是他了,若是不小心一些,以后的路,怕是不会再如原来那般平坦了。

    但是张云却并不为这一点而担心,他与元帅的关系虽然说是从属,但实际上却更像是合作,他们为了各自的目的临时的组合在一起,安守各自本分的同时又试探着彼此的态度与底线。

    自从见到李崴对待东方钬的态度开始,张云就知道李崴求的是些什么了,他们两个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很像的,所以张云早就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亲卫队的,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的编织着自己的关系网,以便有朝一日一旦脱离庇佑,可以有力量自己立起来。

    说来还是要谢谢元帅的,是等到他羽翼丰满了之后才让他离开的,若是在提前一些,说不定他还真的会如岳父所担忧的那样,要走上一阵子坎坷不平的道路了。

    这个新年,就在人们的喜悦与担忧中过去了,过了正月初五便是朝廷复朝的日子,这是隆兴帝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虽然还是在孝里,一切都要从简,但是气氛还是很浓烈的,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后宫的妃嫔,甚至就连宫里面侍候人的那些太监宫女们,大家都在简约的基础上尽量的把自己的风姿给凸显出来,毕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皇帝初登大宝,正是用人之际,所以现在不仅是文武百官们在试探新皇的喜好,隆兴帝这位新皇帝,也在仔细的观察着手下的这些大臣们,挑选着那些符合自己心意的可用之人。

    就在这看似平静却风波犹存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隆兴帝在新年的第一次朝会上,所班出的,他登基以来的第一道旨意,居然是有关于忠靖侯府爵位传立的。

    当听到皇帝提起忠靖侯府的爵位传继之事时,朝堂上的大臣们还是有些迷茫的,他们不明白,这故事也转换的太快了一些吧,皇帝刚刚不是还带领着大家一起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的吗,按规矩接下来不应该是要勉励大家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大雍之崛起而奋斗吗?

    怎么忽然就转到忠靖侯府那里去了,是他们脑筋转换的方式不对,所以集体的出现了幻听吗?

    离得比较近的大臣们,用朝服掩饰着,互相的打了几个眼色,在确定了自己没有听错之后,大臣们迅速的转换的状态。

    对此事知之甚深的礼部尚书率先走出了朝队,一脸恭敬的对着隆兴帝说到:“启禀圣上,据微臣所知,忠靖侯去世之后留下了三子,长子为家中贵妾所出,次子为嫡长子,却是个双儿,三子在族谱上记载的也是嫡子,但是却是由家中滕妻所出的,李氏家族里对他的身份还存在着一些异议,所以忠靖侯府的爵位到现在依然空悬着。”

    隆兴闻言沉声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呀,那众位卿家对此事都有何看法呀?”

    大臣们闻言面面相觑,都不敢擅自发言,忠靖侯府这事儿还真不是好掰扯的,三个儿子里,长子非嫡却占长,次子占嫡却是个双,三子偏偏又是滕妻所出,言虽顺,名却不正,怎一个乱字了得呀。

    所以说这事儿最终是个什么结果,那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可是现在皇帝偏偏是面沉如金,让人看不出想法,大臣们也就格外的谨言慎行了起来,就怕自己万一要是选错了人,逆了皇帝的意思,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给皇帝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可就遭了。

    见底下人只是在小声的议论,并没有人出来,隆兴帝点了一下礼部尚书说到:“卿是礼部尚书,熟知礼法又与李家相熟,依卿之见,这爵位该由谁来继承?”

    礼部尚书闻言想了一下,觉得既然猜不出皇帝的意见,那他就依法依礼,就事论事好了,他秉公处理总不会有错吧。

    于是尚书大人说到:“微臣觉得,爵位应当由忠靖侯的次子李崴继承。”

    隆兴帝闻言说到:“卿家是因何有此言论的?”

    礼部尚书奏言到:“李崴是忠靖侯的发妻嫡子,论礼早就应当继承爵位了,只是因其双的身份,才遗留到了今天。如今九年过去了,李崴早已参军,也凭借着军功荣升至了高位,所以,不论好是论伦理还是论功劳,微臣认为,李崴袭爵,当之无愧。”

    老尚书的话刚说完,身后就响起了一片的讨论之声,人们议论的最多的还是李崴双的身份,他现在还没有成婚,所以将来是嫁、是娶,有无子嗣还都是说不清楚的事情。

    隆兴帝扫视了一眼议论纷纷的朝臣们,然后说道:“鲁大学士似乎是有话要说?”

    这位鲁大学士出身翰林院,是圣德十五年的榜眼,因写的一手好行楷,颇受圣德皇帝的喜爱,圣德时期的不少圣旨都是出自他手的。

    鲁大学士听到了皇帝的点名,连忙走出了朝队,恭敬的说到:“圣上容禀,微臣只是想起了九年前,微臣曾待先帝执笔,写过一道圣旨,是有关忠靖侯夫人的。”

    “喔,有这事儿?”隆兴帝边说边看向了一旁伺候的掌势太监。

    他身边侍候的太监正是鸿禧,这是个伺候了圣德皇帝一辈子的人,按理说先帝大行,向他这样的老人要吗去皇陵给先帝守灵,要吗就得了恩典被放出宫去。

    可是鸿禧觉得自己猜50多岁,还没到要颐养天年的时候,在加上新皇也有留用他的意思,他也就顺水推舟的留了下来。

    先下听到皇帝问了,鸿禧想了一下回到:“奴才记得是有这么回事儿的,九年以前,忠靖侯出征的时候,是上奏过先皇要给他的滕妻请封的,先帝当时圣旨都写好了,只是占时给压下了,说是要等忠靖侯凯旋而归的时候在给喜上加喜的,谁知后来侯爷殉国了,先帝爷当时伤心,奴才也就没敢再提。”

    隆兴帝闻言说到:“那父皇拟好的圣旨那?”

    鸿禧闻言回到:“一直留在勤政殿里,奴才这就去取。”

    没过一会儿,鸿禧便手捧着一卷黑犀牛角轴卷的明黄圣旨回来了,隆兴帝叫人展开一看,五彩的绢卷上写的正是给忠靖侯府放二品侯夫人的诰命。

    鲁大学士上前观看了一下,说到:“禀陛下,这正是九年前微臣为先帝代笔的那一卷圣旨。”

    就在朝臣们正在为这一变故议论纷纷的时候,站在朝队中央的一位大臣走出了朝队,向着理想帝跪叩了之后说到:“陛下,微臣容禀,微臣是忠靖侯府李氏的旁族,微臣在春节祭祖的时候,在族谱上看到过,侯爷的名字旁边,除了原配的妻子之外,还有另一位陈氏的名字。微臣好奇之下问了族长,才知道侯爷在出征之前就已经昭告祖先,把小陈氏续为妻子了。”

    隆兴帝闻言说到:“鸿禧,去把忠靖侯府的老族长请过来。”

    李氏族长过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他们家的族谱,族谱之上确实写着忠靖侯李锦,娶妻陈氏,续妻小陈氏。

    隆兴帝看过之后说到:“那这样就好办了,你们不是怕李崴是双,承爵之后有麻烦吗,那就让他的嫡次子承爵吧,这样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皇帝说欢喜,那当然就是欢喜,李崟承爵的圣旨当天就发了出去,而忠靖侯李家的门庭也霎时就热闹了起来,大家伙都不是傻子,这个事新皇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圣旨,这是多大的恩惠呀,而且他们才不相信李家的事情皇帝原来不知道那,这根本就是打探好了的,皇帝专门的演给他们看的,就凭着皇帝对李家这份上心的样子,跟他们家打好关系准没错。

    就在大家以为摸准了皇帝脉搏的时候,这位新皇帝却给兴奋的人群们当头的拨了一盆冷水,因为他有下了第二道圣旨,那就是解除鲁地水师元帅李崴的一切职务,召回京城,其职务由原镜湖水师元帅占带。

    大伙看到这份圣旨的时候是都懵了,刚给了人家弟弟爵位,就掳了人家哥哥的所有职位,这位陛下对李家的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呀,皇帝这是打的那一手的牌呀?

    作者有话要说:悄悄的更新,我保证最多十章就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