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情满大荒山最新章节!
三组在大荒山右边,小地名叫裤裆田,山前有不大的一块冲积平地,两条山沟从山的两边向山前交汇,因其形状像一条裤子,地名就叫裤裆田。全组有160多户村民,其中贫困户有18户。村主任王泽良就在这个组居住。这里海拔在1900米左右,水源比较好,土地比较多,适合石榴、李子、桃子、杏子等经济作物生长。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小麦等空作物。
三组的民居又是另一种特色,160多户相对集中在两条山沟边上,房屋依山傍水而建,土木结构,全部是土掌房,屋顶是平的,并没有盖灰瓦,而是像平房的那种布局,在平墙搭上楼木,在楼木上铺木条,把泥土用水、草节搅拌均匀,铺在木条上,类似砖混结构房屋楼面的现浇混凝土。看上去非常特别。老刘老师曾经告诉过我,说这里的泥土非常特别,粘黏性非常好,土掌房不会漏水,冬暖夏凉。
我早早吃了饭,来到村主任王泽良家。王泽良家的房屋修建得比较有气势,在我走过的茅草坪村的民居中,算是最好的了,大门是朱红色的铁门,很宽,很高,汽车可以直接开进院里去,院里的墙面贴了磁砖,地面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堂屋里挺摆放了组合柜、沙发和茶几,没有了其他农户烧火的火塘。王泽良四十多岁,早早谢了顶,头发往后梳着,脖子短而粗,肚子圆挺,腿脚粗壮。
王主任把我让进堂屋坐了,说了一会儿话,三组组长赵天银就进屋来了。我们喝了两口茶,开始走访贫困户。赵天银首先带我来到五保户曹刘氏的住所。
曹刘氏的住房低矮、破旧、窄小,房顶是用茅草盖的,进门的过道上有架石磨,院里全是腐烂的秸秆,从未打扫的堂屋里堆砌着草节和灰尘。为防止跳蚤上身,赵天银叫我把裤脚高高挽起来。
曹刘氏70多岁,戴着圆顶黑布毡帽,两鬓花白的头发稀稀疏疏地搭盖在大而黑的耳朵上;眼睛半闭半睁,灰暗无光;微胖的圆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褶,皱褶里沾满了汗渍、油渍和灰尘;宽大的嘴里里依稀还有几颗黄牙;手掌厚实宽大,布满老茧,开满裂纹,手指又粗又黑又短。曹刘氏被生活压跨的脊背弯成了一张弓,胸口就要贴着膝盖了,身子成90度佝偻着,象村里小孩子滚玩的铁环,不得不拄着一根木棍才能走稳。
赵天银介绍说:“跟曹刘氏同时代的老年人基本上都作古了,村邻乡党也都忙于自家的生计,无暇关注这么一个孤寡老人,因此很少有人说得清楚她的典故,她好象是结过婚,但没有生育过子女,男人很早就过世了,也没有至亲,一个人生活,是村里的五保户。按以前的政策,五保老人一年大约有600元民政补助,除此而外的衣食住行,以及看病就医的开支都由村里全体农户共同负担。自从去年以来,我们把曹刘氏纳入低保,加上其他补助,每年大概有3000元左右。”
王主任说:“曹刘氏耳背得几乎失聪,凑近她耳边大声的吼叫般的说话,她偶尔也能听懂几句,她话音洪亮但含糊不清,舌头不依使唤,要仔细留心才听得明白她要表达的意思。”
我问王主任:“曹刘氏生活能自理吗?”
王主任说:“曹刘氏前几年还自己种地,自己做饭吃,生活勉强能自理。但自从去年大病一场之后,身体就垮下来了。我们把他的土地承包给别人耕种,每年给他500斤苞谷。
她自己做不了饭。我们把上级补助她的3000元钱,还有500斤苞谷,拿给她的邻居赵天方家,由赵天方家负责她的吃饭问题,赵天方家吃什么,曹刘氏就吃什么。”
王主任把我拉到一旁边,悄悄对我说:“李书记你有所不知,曹刘氏的吃饭问题非常难解决。好在曹刘氏的隔壁邻居赵天方是组长赵天银的亲哥。当时我跟赵天银说,要么由你煮饭给曹刘氏吃,要么由你哥煮饭给曹刘氏吃!你要是做不好你哥的工作,那就只有你煮饭给曹刘氏吃!做了几次思想工作,赵天方勉强同意由他家来负责曹刘氏的吃饭问题。”
我问:“乡里没有敬老院吗?”
王主任说:“没有呀。”
赵天银说:“曹刘氏这种情况怎么扶贫?只有等她死了。”
我说:“赵组长,话不能这样说,曹刘氏这种情况,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兜底,提高补助标准,修建敬老院等方式来解决。”
出了曹刘氏家,穿过两片竹丛,我们来到贫困户王泽田家。首先王泽田家有房屋与其他贫困户比较起来,要好得多。其次,王泽田家有沙发和电视,还有一辆摩托车。一个身体残疾的大男孩子坐在院子里喂鸡。再次,圈里有6头大白猪和2头骡马。
我问赵组长:“王泽田家几口人?”
赵组长说:“4口人,王泽田夫妻和两个儿子。”
我问:“两个儿子多大?在干嘛?”
赵组长说:“大儿子今年24岁,在外面打工。二儿子15岁,患有小儿麻痹症,不能干重活。”
这时王泽田人屋外回来。我问王泽田:“你家种了多少土地?”
王泽田说:“种了3亩田,10为了亩地。”
我问:“年收入有多少呢?”
王泽田说:“没有什么收入呀,全部算完只有3000来块钱。”
我说:“你圈里的6头大白猪卖了都不止3000元。”
王泽田说:“哦哟,今年猪价太便宜,卖了的钱还不够买喂猪的苞谷,这6头大白猪都喂了3000斤苞谷啦。”
我问:“你大儿子在哪里打工呢?一年有多少收入?”
村主任王泽良说:“这个娃儿说是在市里送快递同点都不听话,不但挣不回来一分钱,家里每月还要给他几百元生活费。”
王泽田说:“是的。”
我总感觉王泽田家不应该是贫困户。带着疑惑,我们走出了王泽田家,继续走访其他贫困户。
走访中我发现,贫困户马万金明显跟其他贫困户不同:房屋宽敞,明亮,家里也有彩电、冰箱、沙发、洗衣机,屋内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户人应当比较富裕,怎么会是贫困户呢。马万金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堂屋沙发上就坐,并为我们泡了茶。
王主任说:“马万金在前几年是我们村里数一数二的人,有两台汽车,但从上前年他婆娘得了尿毒症后,家庭一年不如一年,为给他婆娘治病,家里的汽车卖了,还借了几十万的账。”
马万金补充说:“他婆娘现在都还住在医院里,两星期要透析一次,一年的治疗费用需要40来万,现在家里的欠账近50万元。”
我说:“你这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呀。”
马万金说:“是呀,前几年风光时,压根没想到会走到今天这个田地。人有旦夕祸福呀。”
我问:“不是有医保吗?”
马万金说:“医保有严格的报销范围,尿毒症只能报销一部分,大部分要自己出钱。”
我心里非常愕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医保只能保障基本病的治疗,对于特殊病的特殊治疗,像癌症,动辄上百万元的治疗费,不是医保能保障和解决的了。
从马万金家出来,我们又走访了刘显平、杨有方、陈世山、李开基等贫困户家庭,详细询问他们产业发展情况和家庭收入情况,与他们一道分析致贫的原因,寻找脱贫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