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悲痛欲绝(12)魂悸魄悚的涨价风

安力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东望最新章节!

    唐白居易有诗叹长安隆冬飞雪: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上林草尽没,曲江冰复结。

    一九四八年年末,阵阵寒风卷来漫天大雪,给古长安带来了一股股令人魂悸魄悚的涨价风。金圆券贬值之速令人瞠目结舌,市民手头不敢保留金圆券,挣到钱后不是马上兑换金银就是抢购东西。抢购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市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商店就进,进去见东西就买,不卖不行。粮店买空了,布店买空了,鞋店也买空了,就是小脚老太太的小鞋也供不应求了。

    最后就连药店都不能幸免。抢红了眼睛的市民们涌进中药店,卸下肩膀上的麻袋,把满满一麻袋的钞票倒到地上,算是交了药钱,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见药就往麻袋里装,抢完了成捆的抢零散的,抢光了零散的抢药柜里的。急得药铺伙计嗓子都喊哑了:“不能乱装呀,混到一块儿会吃死人的。”市民们不在乎,扎紧麻袋口往肩膀上一撂:“管他个球的,先扛回去再慢慢分。”

    抢完了中药铺接着抢西药铺。西药当时属于军用物资,市警备司令部早就在西药铺里布置了便衣值班。不明底细的市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拥而进,扔下抱在怀里的钱腾出手就抢药。眼见得药品保不住了,驻店的便衣一边吹起警哨报警,一边也加入抢药的行列,而且专抢贵重药品。等到军警赶到现场驱散人群,店主略一清点便号啕大哭:“我的盘尼西林呀!这可要了我的命啦。”

    由此,西安在公开的市场上,药品已经有价无货;发疟疾买不到奎宁,眼睛痛买不到沃古林,更别说盘尼西林一类的进口药品了。真正的药品交易都只能在黑市上进行。黑市上价钱当然更高,而且还不敢保证真假。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邮局卖邮票的柜台上不卖邮票,直接摆上了几个面口袋,凡寄信者都要以白面抵邮资,平信一斤,单挂号两斤,快信四斤。最后干脆连理发,买香烟,看电影,洗染衣服,甚至乘坐人力黄包车也要以面代币。不但市民如此,最后就连政府机关的薪水都干脆改为以实物面粉计数发放。

    关若云的儿子泉早这时候已经一岁半了,已经会扶着床沿蹒跚学步了,已经会跟着大人咿呀学语了。他经常会把花手绢儿顶在头上,喜滋滋地说:“新娘,新郎。”泉早的嗲声嗲气喜得关若云恨不得把他吞下肚里去。虽然出生时不足月,但泉早继承了泉荃和关若云先天遗传,加上婆媳两人的精心调养,满月以后一天一个样儿,跟吹气儿似的长得又白又胖,小手小腿跟莲藕一般,一节一节的,肘腕处全是深陷的肉镯子。两只眼睛本来就像妈,又圆又大,被吹弹得破的白皮肤衬托得又黑又亮,真是面如满月,唇若涂丹,人见人爱,人见人夸。都说这孩子天生福相,这不,还在月子里就给当爹的带来了好运气,找到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好工作。

    听了邻居们的夸奖,两口子心里不免得意,还差两天一百天就迫不及待地抱到大华照相馆照了张百日相。照相的时候,泉早两只黑溜溜的大眼睛忙不过来地滴溜乱转,坐在婴儿车里手舞足蹈,欢蹦乱跳。关若云几次把他的两只小手塞到车里,结果相片照好洗出来一看,一只胳膊还是跑上来搭到了胸前的小车桌上。喜得照相师傅对着相片不住口地夸:“精神,这样才显得更精神,这孩子这么小就会出镜,长大演电影去,准是个明星的料。”

    泉荃多洗了几张,把一张相片拿到营业所,压到玻璃板下,谁进来都要看半天夸半天。一位女同事把相片从玻璃板底下抽出来,爱不释手,趁泉荃不注意在相片背后写了一句话:“你儿子太可爱了,送给我吧。”泉荃发现后当作笑话拿回家给关若云看,关若云嘴撅脸吊地在下面加了一句:“他是我的命,谁也不给。”从此禁止泉荃把孩子照片拿到营业所去“烧包儿”。

    西北自古以来就属于苦寒地区,冬天全凭烧煤取暖。物价飞涨,煤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买不起煤对老百姓来说性命攸关,做饭取暖立马都成了大问题。

    正如街头巷尾童谣中唱的那样:“米涨钱,面涨钱,一个煤球几十元,哎呀我的天!你也翻,我也翻,一日价钱翻几翻,东西涨上天。吃一餐,愁一餐,这种日月太熬煎,百姓咋过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