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曹操复活

杨老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三国之霸天下最新章节!

    杨奉猜得不错,当日的濮阳之战,曹操中了吕布之计,眼见情形不好,便命令自己亲兵中那个形貌体态与自己相差无几之人穿了自己的衣服,然后在被吕布俘获后,说了几句曹操事先教好的话,便横剑自刎了,本就是乱军之中,加之吕布与曹操又是多年未见,吕布岂能分的出真假,只当是曹操了,而真正的曹操却趁乱逃出了濮阳城。

    自从春秋时期开始,任何一方带兵的诸侯都会事先准备一个形貌体态与自己相差无几之人跟在自己身边,以备万一出现兵败被困等情况的时候,以假乱真,使得自己能有机会逃生,三国的时候也不例外,就连杨奉也是如此。

    曹操单身逃出濮阳城之后,本来是要回到鄄城,再起大军与吕布争夺衮州的。但是在路上,曹操得知了杨奉趁自己与吕布濮阳大战之机,突然出兵,赶走了吕布,占领了濮阳,曹操这才明白这一切都是杨奉事先设计好的圈套。

    自己与吕布目前已经是两败俱伤,任何一方都不再是杨奉的对手,而且两人是不可能联合到一起的。曹操想了许久,终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既然都认为自己死了,自己不如继续诈死,隐藏埋名在衮州之内,等待机会,夺回衮州。

    这件事情曹操是临时决定的,也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连夏侯惇、曹仁等人也不知道曹操竟然仍然活着,否则的话又怎会投靠袁绍。他们若是全都隐居山野,难免不会让有心人怀疑,若是全都投靠袁绍,则就不会招人怀疑。

    幸运之神似乎在曹操经历了濮阳兵败之后开始眷顾他了,在衮州隐姓埋名的这一段日子里,曹操竟然认识了一个早就应该不在世上、三国时候绝对可以排名前十位的一个谋士,戏志才,并得到了他的投靠,并为曹操谋划了夺回衮州之计。

    在戏志才的建议下,曹操开始派人暗中与夏侯惇和曹仁联系,曹操素来多疑,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其手下的谋臣大将之中,能让曹操相信的只是曹姓和夏侯姓的人。

    夏侯惇和曹仁得到曹操仍然活着的消息,大喜过望,竟然相拥而泣。

    两人按照曹操的安排,以防备衮州杨奉为名,向袁绍请差,一个镇守河内,一个镇守梁国。曹操是间接死于杨奉之手,袁绍自然不担心二人会投降杨奉,而且两人并不在一起,于是袁绍便答应了二将的请求,封夏侯惇为河内太守,曹仁为梁国相。

    在夏侯惇和曹仁的推荐下,曹操又继续同程立、荀彧、荀攸、刘晔、毛玠一一单线取得了联系,曹操与其中任何一人联络的时候,都没有如实相告他与其他人也取得了联络之事。于禁、乐进和吕虔三人投靠了吕布,曹操不敢确定这三人对自己是否依然忠心,此次故而并未敢联系这三人。

    此次杨奉远征邪马台国,抽调了十万大军,使得衮州的防守为之一弱。之后,韩烈又抽调了衮州的一万军队,杨奉命令赵云北伐幽州的时候,又从衮州抽调了五万大军,使得衮州的守军只剩下不到四万人马,曹操和戏志才均觉得机会到了。

    戏志才对曹操道:“主公,现在衮州空虚,乃是主公收复衮州的大好机会,否则一旦错过,下次将再无如此的绝好之机了,请主公马上联络夏侯惇将军和曹仁将军,请其在接到的主公的书信之后,马上发兵从西和南两个方向攻打衮州。”

    曹操心中颇有疑虑,道:“若是如此,恐怕袁绍那里不好交待,即便是得了衮州,若是因此与袁绍翻了脸,日后我孤军便难以抵挡杨奉的虎狼之师。”

    戏志才见曹操不愿这样做,再次劝道:“袁绍自幼与主公交好,此次主公姑且对不住其一回,一旦等衮州安定下来,夏侯惇将军和曹仁将军所率兵马定会如数还给袁绍,而且,袁绍迎奉天子不久,四海皆未臣服,所需要的是盟友,而不是敌人。再者,如今袁绍虽然迎奉了天子,但在天下各路诸侯当中,却不是实力最大的一个,而且现在公孙瓒马上就要面临灭顶之灾,袁绍正担心杨奉的实力会进一步增强,如今主公突袭衮州,正好合了袁绍之意,袁绍又岂能会有不同意的道理。”

    戏志才分析的确实有理,曹操沉思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叹道:“也罢,此次机会稍纵即逝,我给袁绍写一封书信,道明其中情由,希望袁本初能够理解。还有,素闻太史慈乃是杨奉手下一员虎将,有勇有谋,此次行事还需小心。”

    戏志才见曹操听从自己了的劝谏,心中轻松了许多,闻言道:“主公旦请放心,一旦夏侯惇将军和曹仁将军攻打陈留国和济阴郡,太史慈必然会分兵全力抵挡,泰山郡、济北国、鲁郡、东平国、任城郡、东郡和山阳郡都是与冀州、徐州、青州相连的郡县,必然都是空虚无比,主公一旦起事,旬日之内便可将这些郡县拿下,然后里应外合,太史慈纵有三头六臂也非是大败不可。”

    曹操大喜道:“我若早得志才相助,又岂会落到今日这个局面。”遂听从戏志才之计,暗中布置去了。

    戏志才在正三国史是曹操最早的谋士之一,后来因病去世。但是,在本书中,因为杨奉的到来,使得曹操的发展之路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戏志才没能及早投奔到曹操的帐下,这也使得戏志才有时间去发现并治好自己的暗疾,寿命得以延长。

    且说夏侯惇和曹仁接到曹操的手书之后,大喜过望,收复衮州的机会终于到了,两人均是尽起郡内大军,各是率军两万,向衮州而来。

    太史慈在任城得知消息(衮州的治所原来是濮阳,后来杨奉得了衮州之后,便迁到了位处衮州中心的任城),急忙招来徐宣、荀谌、辛评三人商议(臧霸此刻驻守在陈留国)。

    太史慈道:“袁绍趁主公远征幽州,率大军进犯衮州,形势危急,慈今日特请各位大人过府商议,应该如何抵御袁军。”

    徐宣从进屋开始就好像在一直想什么事情,听了太史慈的话,接口道:“太史将军,以宣来看,此事应该不是袁绍所为,事情恐怕还另有蹊跷。”

    太史慈闻言奇怪道:“徐军师何出此言?”

    荀谌、辛评听了徐宣的话,不觉一愣,然后二人都是目光一亮,似乎也发现了什么不对之处。

    徐宣向三人分析道:“如今袁绍新迎奉了天子,大局不稳,朝政尚未完全控制,应该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此其一;主公北伐公孙瓒之时,曾向天下传檄公孙瓒之恶行,乃是出师有名,袁绍向来以奉大义为口号,此时出兵似乎不是袁绍的作为,此其二;若是袁绍果真发兵必然会是联合并州丁行分几路大军同时攻打冀州、衮州和徐州,又岂会是仅仅两郡之兵攻我衮州,此其三;此次带兵攻打衮州的两人夏侯惇和曹仁昔日都是曹操手下大将,衮州以前又是曹操的地盘,看来此次之事与曹操大有关联,此其四。有此四点,徐宣认为此次并非袁绍的主意,而是夏侯惇和曹仁私自行动。”

    三人听了徐宣的分析,均是觉得有理,太史慈仍是不解,问道:“曹操早在濮阳之战的时候便已经死在了吕布手中,否则曹操的旧部又怎会分别投靠到吕布和袁绍的帐下,而且这几年再没有听到曹操的消息。夏侯惇和曹仁若是想为曹操复仇,仅仅靠这两郡的兵力也太显单薄,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

    徐宣也没办法回答太史慈的这个疑惑,难不成是夏侯惇和曹仁在袁绍手下不得志,无奈之下这才率军攻打衮州,自己找死,这样的解释恐怕任谁都不会相信。只是,任徐宣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曹操当年竟然是诈死。

    太史慈见徐宣也被自己问住了,于是站起道:“俗话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夏侯惇和曹仁不知死活,犯我衮州,太史慈深受主公信任,镇守此地,又岂能让他二人得了便宜而去,徐军师可率军一万,前往陈留支援宣高;慈与辛先生领军一万前往济阴郡,荀先生领兵一万镇守任城,诸位以为这样安排如何?”

    徐宣、辛评和荀谌三人连忙站起,齐声道:“将军如此安排正是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