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实相与映像真实与根本

石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在路上:生活和思想最新章节!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文书画皆精,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多首著名诗词传诵于世,经久不衰。比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东坡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庙堂之上的纵横捭阖,也有贬谪天涯的人生无常。

    既然是大家,免不了会有许多趣闻轶事。其中有这么一则故事,很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苏东坡与高僧佛印》

    苏东坡与高僧佛印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东坡自我感觉良好,便忍不住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了一下东坡,点头赞道:“像一株莲花。”东坡非常高兴。佛印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说:“像一棵枯萎的老树!”佛印听了,不动声色,只是微微一笑。

    苏东坡觉得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后把经过告诉苏小妹,并说:“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颇不以为然地说:“哥哥,今天你输惨了,几乎输掉了你一生的英名。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似莲花;你心中有凄凉、苦闷,所以才视禅师为枯树。”东坡顿露愧疚之色。苏小妹又轻轻地道:“佛家之言,一切所见相,皆心中所思。佛印以佛心见你,故言你如佛似莲花;今你言道佛印似枯萎的老树,未审你心中有何?看似一个玩笑,却道出了天地之别的境界。”

    这只是一个故事,因为年代已经太过久远,我们无法考证其真伪,也无须考证其真伪。但是它蕴含的深刻哲理,即使在今天而言也大有裨益。世界就是这个世界,心灵的内涵不同,看世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心中秉持的观念不同,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就大有不同。心灵即世界,映像即实相。

    一个社会总会有它积极、阳光的一面,也会有消极、阴暗的一面,如何客观地看待,既涉及对社会的正确评价,又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态度。有人只看到社会阴暗的一面,就觉得整个社会一团糟糕,只是一味地发泄对社会的不满,而不是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与进步;另一些人,看到社会阴暗面,不假思索,则一味迎合,还找到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那就是,既然你改变不了现实,那你就要去适应它!这两种对现实社会的态度都有失客观和欠全面之处。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已经远比苏东坡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有了莫大的进步,更有了本质的区别。但即使这样,也难免会有一些是非对错交织,坦途曲折并存,向往失望并行。特别是单就个体的生命而言,更是有知与无知、智慧与愚昧并存,坚定与怀疑、进取与曲折、得到与失去并行,成功与失败、得意与失意、向往与迷茫、困顿与解脱相互交错。

    即使你是一个成功者,也必然经历了曾经的失败,心中不免会有创伤和困惑,还会有着一些不甘和疑问。如果你是一个失败者,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挫折,心中的不满、不平和冷漠或许就会更多。

    这世间,没有绝对的超凡脱俗者。再智慧的人也有疑惑的地方和迷茫的时候,再阳光的人心中难免也有阴影。苏东坡那样一个大家,也还有俗气的地方和俗气的时候,我们更难免如此。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阳光、美好居多的世界,更是一个值得敬畏、向往的世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始终不渝地向往和追寻,也才会有那么多人拥有无比美好的感受和无比美好的情怀,更有那么多人积极、自觉投身于世界的变革与进步,这世界才变得越来越美好,这人生才变得越来越精彩。

    这个故事,或许还可以给予我们更多的思索和启示。我们不但需要看清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更要看到这个世界的根本所在。停留在表面必然忽略内在;沉湎于真实必然远离根本;太过忙碌必然无暇顾及心灵,无以超越自我的局限。

    人生在世,生存的能力、与真实世界吻合的程度,永远都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根基。人不能没有理想和向往,更不能缺少奋斗和进取。追寻理想和向往既是人的正常行为,更是人的使命所在。奋斗、创造永远都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是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延续的原动力。奋斗、创造改变了世界,并继续在改变着世界。没有奋斗、创造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世界。奋斗、创造更是个体生命的主旋律,是人生的根本所在。只有不断地奋斗、创造,才有可能改变所谓的命运。只要你追寻了,奋斗了,就是无憾的人生。

    我们都应懂得,成功者并非都有绝对的优势,也非拥有绝对的智慧;失败者并非都是一无是处,也非缺乏必要的觉悟。但成功者必有所长,失败者必有所短。其最终答案或都在我们心中。不论你是否知命认命,均无需置疑,成功都是优势的放大,而失败多是劣势的累积。而评判一个人,不能仅从成败着眼,成败只是初级的简单的标准。除了事业之外,人生还有着更为宽泛、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天地,比如道德、良知、觉悟。一个人的真正成功,更在于你是否占据着道德的高地,是否拥有精神境界的高位,是否能够真正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和尊重。

    一般而言,世间之人,人与人之间有三种认同,一是对事业成功的认同,虽比较正常但多有媚俗的成分;二是对为人的认同,是真诚还是虚伪,是阳光还是阴暗,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正直还是邪恶,核心是有无良知,道德水准如何,有无爱心,是否懂得尊重、诚敬;三是精神境界是否高位。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天平,称量着正直、善良、真诚。你可以不是一个成功者,你也可以沉沦,但绝不能堕落,不能流于庸俗;更不能泯灭良知,为人唾弃。你可以没有精神境界的高位,但不能经不起那个天平的称量。你也可以不在乎大家对你的评价,但你却不能逃避良心的拷问。

    所以,一个人的真正成功,仅有通常意义上的地位、权势、财富还是远远不够的。地位、权势、财富固然都是人之所望,人之所向,也是衡量一个人生存价值的重要标准。但绝非全部、唯一的标准,更非根本、最终的标准。其实,在大家的心灵深处,更加看重和认同的是良知、诚敬、质朴、谦恭、柔和,这些优良的品质或才是生命价值的根本所在。

    人类社会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几经动荡,几经曲折,几经反复,但都不足以动摇这些千锤百炼、传承已久的价值观,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这些价值观必将愈加深厚、完备,愈加引领着更多的人们坚定地向往和追寻。

    所有的世象,最终都要投射到我们的心灵;所有的实相,最终都会归结于心灵的映像。心灵世界也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我们向往和追寻心灵世界的安宁、愉悦,就必须在现实世界追寻真正的、全面的、彻底的成功。而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放弃做人的底线。

    一颗阳光的心灵,就是从根本上认同、遵循人类那些共同的价值观,远离、忽略、摈弃那些非善、丑陋、龌龊、阴暗的心理。这颗阳光的心灵,不但照亮着众生,更深深地温暖着自己。

    在你既漫长又短暂的一生中,难免遭遇一些坎坷,但永远都不能向所谓的命运低头,停下自己前行的脚步;我们认同真实,但不能忽略根本,更不能向媚俗、庸俗让步,丢失了自己做人的根本。你或永远都应深信不疑,奋进永远都应该是我们生命的终极使命和永恒的旋律,高尚永远都应该是我们生命的终极信仰和不变的本色。

    不知,经历了这么多的磨砺,你的心灵世界是否还足够阳光;不知,面对世间的那些繁芜,生活之中的你是否还足够正直、真诚。

    苏东坡有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