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056章

寒小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六零年代好生活最新章节!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第056章

    这天下午, 喜宝跟兰子一直守在院门口,等老宋家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等灶间的烟囱都开始冒烟了, 等太阳都下山了, 才看到赵红英领着几个人往家里来了。

    喜宝刚打算问问曾校长的事儿, 可看到有其他人在,就没开口发问,而是拿眼瞧着她奶。

    赵红英叫跟着的两个赵家人把兰子等几个孩子都临走, 一旁的赵红霞说了句地里摘的菜给她了,就急匆匆的往家里去了。

    等人都走了, 赵红英关上院门, 拉过喜宝,高声叫可以开饭了, 这才往堂屋去。

    晚饭早已准备好了, 就差赵红英了。见她回来,不一会儿饭菜就上桌了, 家里人无论大的小的都聚了过来。喜宝也终于逮着机会,问:“奶, 兰子说, 曾校长要走了,是真的吗?”

    “瞎说,没这事儿了。”赵红英答得异常干脆,见老宋头看过来,她又说, “就是建跃媳妇儿瞎折腾,非闹着要走。”

    老宋头本来只是觉得奇怪,好端端的老赵家闹个啥,一听这话,他直接把筷子放下,很是诧异的问:“这话是啥意思?她都嫁人生了俩孩子了……要走?走哪儿去?”

    “回城啊!”赵红英扒拉了两口饭,“不知道打从听来的胡话,非要上头允了知青回城,就在家里闹腾,抹脖子上吊的硬要回城。我问过建设了,他说没这回事儿。”

    “建设说没,那肯定没。”老宋头自认看人还是很准的,再说了,赵建设和赵建跃媳妇儿各执一词,是个人都知道哪个说了假话。

    “我看这事儿没完,不过这种媳妇儿老赵家也不稀罕。”赵红英给喜宝挟了一筷子菜,叫她别光顾着扒拉白饭,“心野了,硬留有啥意思?要我说,想走就走,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喜宝扒拉着饭,她奶的话,其实她不是很懂,不过既然曾校长不走了,其他的她也不咋关心,反正她奶说的都对。

    比起知青们的那点儿破事,老宋家还有别的要紧事儿。

    这天过后,赵红英就招呼仨儿子在她那屋里,砌了个小土炕。之所以说是小土炕,实在是因为那玩意儿太小了,砌的时候,喜宝还在上学,等她放学回来,就发现屋里多了这么个古怪玩意儿,瞅了半天,她才问她奶:“这是给扁头睡的吗?”

    方方正正的一个小土炕,看着连小床的一半大小都没,整个老宋家,估计也就扁头还能躺得下,而且过段时间就不成了。

    赵红英被喜宝这话弄的一懵,紧接着就笑开了:“不是,这是用来孵鸡蛋的。”当下,她就耐心的跟喜宝说了起来。

    自打上回知道上头的政策开始放宽了,赵红英就一直盘算着多养几只鸡,甭管公的母的,多养几只无论吃蛋吃肉都方便。再说鸡又不是猪,散养在屋后,平时喂些剩饭剩菜,几个孩子得闲了也会去挖蚯蚓,方便得很。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季节不对,她怎么也寻不到小鸡仔,花钱买都买不到。想着干脆自家孵蛋,费心换来了几枚受精鸡蛋,可家里的老母鸡怎么也不愿意孵,问了隔壁赵红霞,也说情况差不多。

    这好不容易上有的政策放宽了,偏偏就寻不到鸡了?

    一气之下,赵红英决定自己孵蛋,她依稀记得三十多年,家里也是孵化过小鸡的,用土炕,还得隔段时间给鸡蛋翻个面,孵化率是不如母鸡,可好处是能一口气孵个三四十枚鸡蛋,哪怕只出来十只,剩下的鸡蛋一样可以炒着吃,不会浪费的。

    打定主意后,赵红英就到处跟人家换鸡蛋,谁叫家里没留公鸡呢?两个白鸡蛋换一个受精鸡蛋,瞅着数量差不多了,她就叫儿子们砌了土灶,本来昨天就可以干完的,愣是拖到了今天。

    听着奶的解释,喜宝的眼睛越瞪越大,她还见过小鸡出壳呢,问明白了孵鸡蛋要注意的地方,觉得也不是很难,忙拍着胸口揽下了这事儿。

    赵红英当下就一口答应:“也成,等我先把土炕烧起来,再寻些旧褥子,等都安顿好了,再交给你。”

    喜宝猛点头。

    人工孵蛋没别的难点,就是要耐心。土灶砌好后,并没有立刻开始,而是先试烧了两天,瞅着情况挺稳定的,再往上头搭褥子、棉花、破布等等。都妥当了后,才把鸡蛋小心的搁在上头,还得记得翻面,免得受热不均匀,另外土炕也得时不时的添把柴禾。这一天两天的还好,可关键是,孵鸡蛋需要差不多二十一天。

    自打喜宝得了这个差事后,她几乎就扎根在了屋里,除了去学校外,一放学就往屋里钻,有一次她跑得比臭蛋都快,惊得臭蛋愣在了她身后,直接被毛头逮了个正着。

    春丽她们也没闲着,也许是小姑娘特别有耐心的缘故,她们姐妹几个抢着帮忙,瞅着柴禾不多了,还会连哄带骗的叫强子和大伟帮着拾柴禾。而土炕上的鸡蛋,也的确一天天的在发生着变化。

    “大姐,你看。”喜宝小心的用双手托着一枚鸡蛋,走到窗台底下□□丽看,借着太阳光,能看到鸡蛋仿佛变得红了,一开始还以为是阳光的问题,仔细看去才知道是真的变红了,里头还有个黑黑的小点。

    “咱们今天把位置换一下,我刚才摸了摸,感觉炕中间和边边的温度不大一样。”春丽过来瞧了一眼,忙叫妹妹把鸡蛋放回去,又亲自动手,把鸡蛋的位置挨个儿换了一下。

    喜宝也顺势从旁边取过她的小本子,上头记录了从第一天开始孵蛋,到今天的种种变化:“已经第十五天了,就快出来了。”

    “越到后头得越小心,而且还不知道能出来几只呢。”春丽动作特别小心,旁边的春梅和春芳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她,连大气都不敢出。

    倒是喜宝,听了这话愣了一下:“不是每一枚鸡蛋里头都住着一只小鸡吗?奶是这么跟我说的。”

    “对啊,每个里头都有的,可未必都能孵出来。”春丽摆好了最后一个鸡蛋,回头看小妹妹,见她一脸的茫然,当下笑开了,“你不是以为到时间后,咱们家能一气有三十五只小□□?”

    赵红英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弄来了这三十五枚受精鸡蛋,毕竟先前好多年都限制了每家每户养鸡的数目,这母鸡能下蛋,公鸡只能打鸣,又不奢望多孵小鸡,很多人家都只有母鸡没有公鸡,以至于受精鸡蛋一下子就成了抢手货。

    正因为知道她奶在这里头下了多少苦功夫,喜宝才愈发期盼小鸡出壳的那一天,她一直都认为,只要自己小心一点,别把鸡蛋给蹭了,到了日子,就一定会看到三十五只小鸡齐刷刷出壳的模样。

    难道,不是这样吗?

    见喜宝一脸傻眼的模样,春丽先把棉被给鸡蛋们松松的盖好,这才笑眯眯的凑到她跟前:“傻眼了吧?你真那么想的啊?就算是母鸡孵蛋,能出一半也不错了。”

    “连一半都没有吗?”喜宝更惊讶了。

    “母鸡好像会不小心把鸡蛋弄出窝外头,砸碎了。”春丽回忆着特地跟同学打听来的消息,告诉妹妹,“如果不算碎掉的,一般还是都能孵出小鸡的,可有时候,母鸡会突然撂摊子不干,特别是最后几天,突然就跑了。我同学说,那次她妈差点儿没疯了,给她哥娶媳妇儿准备的新棉被,就先给鸡蛋们用上了。”

    喜宝觉得她也要疯了,把小脸挤成了包子褶子,开始想辙儿。可这事儿吧,本来就是很早以前传下来的,她一个小孩子能有啥办法?只能逮着空就往土炕跟前凑,帮着看火候,再帮着鸡蛋翻面、对换位置,有次都上床睡觉了,临时想起来忘记给鸡蛋翻面了,又再度下床。

    见她这么尽心,赵红英反过来劝她,只要步骤没错,总能孵出一些的:“到时候咱们家留一只公鸡,省的回头孵蛋又抓瞎。我瞅瞅,这有十只公□□?”

    面对无比惊讶的喜宝,赵红英又再一次教她分辨公鸡母鸡,正常情况下,长椭圆形的鸡蛋出母鸡,越接近圆形的鸡蛋出公鸡。当初因为受精鸡蛋太难寻了,赵红英选择的余地也不大,只能不论公鸡母鸡先换来再说,不过到底还是母鸡占了多数。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终于到了第二十一天。

    恰好,这一天是休息日,不单喜宝,除了扁头之外的所有老宋家孩子们都齐聚在这屋里,眼睛紧盯着土炕上头的鸡蛋不放。

    其实从昨晚起,喜宝就隐约听到小鸡的叫声了,当时她还想起来看着,被赵红英硬压回被窝里去了。今早一听到毛头打鸣——呃,吊嗓子的声音,她就一骨碌起床,第一个守在了土炕跟前。

    “强子、大伟!你俩给我下地干活去!”赵红英的叫声从外头传来,被点到名的两人瞬间就把脑袋耷拉下去了,老老实实走出屋子,还不忘叮嘱毛头看仔细点儿,等下演给他们看。

    直到这俩不靠谱的走得没影儿了,毛头才突然反应过来,语气震惊的问喜宝:“他俩啥意思啊?叫我演小鸡出壳?”

    喜宝正盯着最中间那枚鸡蛋呢,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老觉得那枚鸡蛋在轻微的晃动,听了哥哥这话,随口安慰道:“能演人为啥不能演小鸡?哥你能行的。”

    毛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就在这档口,被喜宝紧盯着的那枚鸡蛋果然动了起来,这回是真的动了。

    早在两天前,赵红英就亲自出手,把鸡蛋一枚枚对照着阳光分辨出头来,头朝上摆在了棉花破布堆里。因此,鸡蛋一晃动,顶上的壳就被里头的小鸡给啄破了。

    “出来了!”喜宝高兴的一拍手,又立马用手捂住了嘴巴,不敢贸贸然的上去帮忙,只能满脸紧张又期待的看着里头的小鸡费劲儿的啄着蛋壳。

    兴许那只小鸡得了鼓励,它倒是很快就把脑袋伸了出来,之后就快多了,不一会儿,头上顶了一小片碎蛋壳就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

    有一就有二,又过了半个小时,已经陆陆续续出来了五只小鸡。

    刚出壳的小鸡仔看起来特别稚嫩,喜宝伺候了它们二十一天,可临了却不敢伸手了,生怕手头力道掌握不好,伤到了小鸡们。不过,她早就帮着准备了一个鸡窝,是央求毛头找柳条编的内框,又在外头套了个篾竹筐子,最里面还垫了不少软和的稻草。

    虽然得了春丽和赵红英的提醒,喜宝勉强接受了小鸡们不可能全部出壳这个事儿,可她还是多准备了几个鸡窝,想着就算这回用不了,保不准还有下一回呢。

    在春丽的帮助下,刚出壳的小鸡仔被小心翼翼的转移到了鸡窝里。鸡窝做得不算小,满满当当放的话,能挤下十来只。不过喜宝准备得多,春丽就每五只搁在一个鸡窝里。

    中途,赵红英过来瞧了瞧,见孩子们把小鸡仔伺候得挺好的,就放心的离开了。她一走,臭蛋立马抬腿跟上,毛头只顾着帮着安顿小鸡仔,愣是没注意弟弟又跑了。

    从早上,一直到中午,一共孵出了十七只小鸡。春丽觉得差不多了,连赵红英也觉得是这样的,可喜宝还是不甘心,匆忙扒拉了几口饭,又跑去盯着了。

    幸好今个儿是休息日,喜宝第一回觉得不上学真好啊,她看着余下的鸡蛋,嘴里嘀嘀咕咕的盼着小鸡们别磨叽了,赶紧出来吧。至于那些已经孵出来的小鸡,春丽姐妹仨接手了,横竖今天她们也休息,只跟喜宝说,叫她安心盯着余下的。

    喜宝果然听话的搬了跟小板凳,坐在了土炕跟前,托着腮帮子认真的瞅着。

    比起早上的齐聚一堂,下午就只剩下喜宝一个了。就连毛头都跑出去了,他一心惦记着趁休息多挖一些蚯蚓,完全忘了刚出壳的小鸡是吃不了蚯蚓的。

    “快出来啊……”喜宝好心急,可又不敢真的动手帮忙,只能不停的盼着。

    兴许是听到了她的话,又有一枚鸡蛋破了壳。跟连锁反应似的,一只小鸡,两只小鸡,三只小鸡……

    “姐!大姐!你快来啊!”

    等春丽听到屋里妹妹的叫声跑进来一看,顿时瞪圆了眼睛,半炕的鸡蛋破了一多半,剩下的也颤颤巍巍的,一副随时都能破壳而出的样子。

    “快快,把它们抱过来吧。”喜宝拿着个鸡窝催促春丽,她还是没敢轻易动手,实在是刚破壳的小鸡,看起来太脆弱了,好像一指头就能戳死一样。

    春丽顾不得惊讶,忙先将它们搬了家。

    及至傍晚,所有的鸡蛋里头,只剩下了一枚鸡蛋怎么样都不肯动弹,旁的所有小鸡都已经在春丽的照顾下,吃起了小米。也就头一天了,看它们刚出生赵红英才特别给予的优待,等明天伙食就会直线降低的。

    “它怎么了?”喜宝双手捧着最后一枚鸡蛋,满脸的不解。

    赵红英已经开始收拾土炕了,她已经很高兴了,没想到小鸡出壳率那么高,原本还想着要是这回数量不够,还得再想法子去其他人家换一些来,结果远超她的预期,现在该烦恼的大概是养这么多鸡,合适吗?

    听到喜宝的话,赵红英一脸喜气的说:“大概是孵不出来了,没事,回头炒鸡蛋吃。”

    喜宝惊呆了,忙不得的把鸡蛋往胸口放:“不不……奶,这个给我吧,我还想再试试看。”

    “也行。”赵红英随口答应了。她麻利的收拾完小土炕,虽然这玩意儿占地方,可想着万一下回还要用,她索性没拆,反正只要不烧火的话,当个桌子使还是成的。

    小鸡长得飞快,而且别忘了,老宋家是有老母鸡的,被小孩子们伺候了一天,又在赵红英的照看下过了两天,之后就直接丢到了屋后去了,横竖有母鸡们在,还有狗子小黄在,出不了啥意外的。

    意外是没出,倒是赵红霞上门来了。

    赵红霞过来时,喜宝刚放下不久,手里捧着那枚咋样也孵不出来小鸡的鸡蛋。为了这枚鸡蛋,她特地把去年冬天奶给她新做的绒帽给拿出来了,把鸡蛋放在里头,时刻不离身。可她奶说,这都过了三天了,孵不出来了。

    “二奶奶。”喜宝看到她二奶奶过来,忙打招呼。

    “喜宝,你奶呢?对了,听说你家孵出了好多小鸡?我在隔壁都听到鸡叫声了。”赵红霞那叫一个羡慕啊,她家本来是有一只公鸡的,可去年过年就给杀掉吃了,之后又添了只母鸡,结果倒是好,突然就变政策了。她也想法子寻了几枚受精鸡蛋,叫家里的母鸡帮着孵,到现在为止,只有一枚鸡蛋破了壳,其他的不是被母鸡砸了,就是直接没孵出来。

    “奶在灶间。”喜宝心心念念就是怀里的鸡蛋,给二奶奶指了路之后,她又低头认真的看了起来。

    赵红霞顺拐去了灶间,大嗓门从里头传出来:“姐啊,你倒是匀点儿鸡给我呢,我拿鸡蛋跟你换,两斤鸡蛋换只母鸡,公鸡的话,一斤鸡蛋。”

    喜宝回头瞅了一眼,心里算了一笔账,等小鸡们都长大了,能下蛋了,那一天也最多就是一枚鸡蛋。要是家里孵蛋的话,二十一天,能出来三十多只小鸡,哪怕公母对半,那也有五十斤了。

    好划算哦!

    然后,她就看着她奶领着二奶奶往屋后去了。

    刚想抬腿跟上去,喜宝冷不丁的就觉得手里的帽子一颤,赶紧低头瞅去,顿时大乐。

    这两天里,她真的是连睡觉都把鸡蛋放在被窝里,上课的时候,也偷偷的藏在衣服里头,最怕的就是上课到一半,小鸡出壳了。幸好,这只小鸡乖得很,特地选了这么个好时候出来。

    “奶!奶!”喜宝不敢乱动,僵着身子立在原地,看着小鸡从蛋壳里出来,然后一头栽倒在软绵绵的绒帽里。

    等赵红英过来时,看到的就是她家小孙女木头人一样的捧着个小鸡仔,当下又好气又好笑的接了过来:“我先给你看两天,大点儿了再给你玩。哎哟,我还得把这帽子给洗了。”

    “我来洗。”喜宝看着她奶接过了小鸡,顿时长出了一口气,接过帽子,拍着胸口说,“我就说嘛,一枚鸡蛋一只小鸡,它只是懒了点儿。”

    终于大功告成了,喜宝高兴坏了,对于这个懒惰的小鸡也多添了几分好感,蹦蹦跳跳的去洗了帽子,然后端着个小鸡窝,跟全家人显摆她的新小鸡。

    ……

    为了小鸡仔们,喜宝前后忙活了差不多有一个月,尤其后面几天,她连上课都在挂心,也幸亏小学课程不难,作业也少得可怜,加上她底子好,这才没有落下课程来。

    特地叮嘱了她奶,不要把最后一只小鸡“迟迟”给别人,喜宝彻底放下了心事,高高兴兴的上学去了。

    等她彻底丢开心思后,才愕然发现,好像学校里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曾校长倒还是那副老样子,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好好先生,可他毕竟是校长,习惯性的板着脸,训斥起学生来也毫不嘴软。李老师的变化就有些大了,先前喜宝就觉得她莫名的对自己特别好,不过这段时间,虽然她还是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可先前眼神里那种和善和欢喜却是散去了不少。见她这样,喜宝一方面觉得挺奇怪了,另一方面也松了一口气,不然老有一个人用奶那种眼神瞅着自己,也怪渗人的。

    除了两位任课老师,同学们的变化也不少,班上原先几个特别爱笑爱闹的同学,莫名的每天都有气无力的,有个男生还红着眼圈来上课了。

    另外就是,请假的同学也多了。

    终于,在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之前,曾校长提前结束了上课,开了一次短暂的班会。

    “最近,队上一直流传着某些小道消息,我在这里跟同学们说,那些消息都是假的,起码到现在为止,红旗公社从未收到过任何关于‘知青回城’的书面文件。你们要明白,当初包括老师我在内,都是积极响应上头的政策,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假如……我是说如果真的有回城的事儿,首先要会通知的,就是公社的干部们。”

    喜宝眨巴眨眼睛,满脸的不解,她一直以为这事儿已经结束了,所以学校里那么多奇怪的事情,都是因为这个起来的吗?

    “哥,你知道这是咋了吗?”

    “知道,下课演给你看。”

    小兄妹俩快速的说完悄悄话,又再度抬头认真的看向曾校长。

    其实,曾校长要说的也就是那么几句话,想告诉同学们,别为了那些个流言影响到生活,可他也明白,光靠他几句话是不可能完全消除影响的。不然,这些日子以来,也不会出那么多乱子了。

    “你们只需要记住,你们现在还是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去管队上的那些事儿。还有,经过县里领导的商量,今年县一中会面向全体初三学生考试。虽然你们才念五年级,可这说明了什么?形式在好转,你们将来也许可能考上高中。”

    “回去把我的话告诉你们的父母,之后,就认真准备期末复习,咱们管不了太多事情,你们要做的就是先管好自己。好了,今天提前下课。”

    能劝的都劝了,接下来也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曾校长叹着气离开了教室,等他一走,教室里立马乱成一堆。

    不等喜宝催促,毛头就连比带划的演了起来。

    还真别说,最近这一个月来,队上的各种事情一窝蜂的涌了上来,赵建跃媳妇儿闹着要离婚仅仅是个开头,接着,更多的知青们得到了消息,哪怕赵建设一而再再而三的澄清,这是一个假消息,却压根就没人相信。

    毛头也不信,他最近除了到处挖蚯蚓外,就忙着看戏听壁角了。一个人说,也许是假的,可大家要是全都这么说呢?退一步说,就算是假的,那总有人先编排了假消息吧?不然咋就凭空出现了奇怪事儿呢?

    喜宝听得很认真,她也是这会儿才知道身边发生了那么多事儿。而他们这边的闹腾很快就吸引了其他同学,同学们一面看着毛头表演,一面纷纷补充说明。

    第七生产队因为各家各户的条件都比较好,多的是其他生产队的姑娘嫁过来。一来二去的,各家都有几门外头的亲戚,而知青这事儿吧,又不单单是第七生产队的,旁的地方也不少。你说一句,我说一句的,多半都是从家里大人那头听来的,很快喜宝就听傻眼了。

    其实,他们队上的知青还算好的,曾校长是第一个表示,甭管有没有回城的可能,反正他是不会回去的。想也知道,来的时候是一个人,走的时候绝不可能允许拖家带口的,本来知青下乡就是因为城里养不活那么多人,最多最多,也就是让知青本人回城罢了。

    曾校长虽然现在是小学校长,可其实他在最早的时候,就被赵建设委派当了知青们的领头人,哪怕后来忙于学校的事儿,知青那头还是叫他兼管着。

    所以,他一出面,起码有一半知青歇了那份心思,不是有多相信他,而是觉得这个消息肯定是假的。如果是真的,他曾庆华还不早早的抢着回城?只要他能保证回城后把媳妇儿接走,哪怕整个第七生产队只有一个名额,那也绝对是他的。

    换句话说,这事儿应该就是假的了,他才会说这种场面话。

    然而,也有人表示不相信,觉得他就在做戏,吵着闹着非要跟赵建设要什么“知青回城申请表”。赵建设才是最无辜的那个,他完全没听说过这事儿。

    于是,知青们就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样,有的毁了刚刚说定的婚事,有的默默的从家里搬回了知青点,还有的干脆趁着上工的时候,偷摸着收拾了家里的盘缠,直接走人了。

    跑路的知青都是离家不远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知青都是大老远过来的,尤其最近两三年下乡的,基本上都是附近县城的人。哪怕光用两条腿走路,最多走个两三天,总能到的。

    毛头一开始光顾着跟喜宝说队上的事儿,得了同学们的提醒,才突然想起那天看到赵建设急吼吼的骑着大红旗,飞一般的冲出去,后头还有两个老人边哭边喊,叫他一定要查到那个白眼狼的家庭住址,他们就算豁出命去,也要把人给逮回来。

    “我跟你们说啊!”毛头一下子就来劲儿了,虽然只看到了开头,可因为看的戏多了,稍稍脑补下就能出剧情,再说他事后还特地去打听一下,还盼着出后续。

    他们不知道的是,后续剧情已经出来了,那家人纠集了家里的老老小小,捏着赵建设从公社那边抄来的知青档案,杀气腾腾的跑去邻县了。

    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同学们继续说自个儿的事情,只有零星几个同学,拉着脸走出了教室。

    等下一节课,李老师过来上课时,毛头突然举手发问:“李老师,要是知青回城的事情是真的,你会走吗?”

    李老师明显懵了一下,不过她还是挤出了几分笑,轻声细语的回答:“老师的爸妈弟妹都在城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回去看看他们的。”顿了顿,她眼神扫过毛头身边的喜宝,又添了一句,“不过,这都是没影儿的事情,老话说,当一天和尚还撞一天钟呢,我既然当了你们的老师,就会好好给你们上课的。”

    毛头点了点头,终于不再搞事,乖乖坐下了。

    ……

    这天之后没多久,队上彻底闹起来了。老宋家这边,因为跟知青们来往不多,影响倒是不大,唯一有些牵扯到,也就是曾庆华和姚燕红了。曾校长他明确的表示绝不回城,姚燕红则是杀鸡抹脖子般的死活要回城。赵家那头被烦得不轻,终于在喜宝他们考完期末考试那一天,做出了一个决定。

    同意赵建跃跟姚燕红离婚。

    考虑到当初也没去县里扯证,不过就是摆了几桌酒请亲朋好友聚了聚,所以这回当然也不会闹大,就是姚燕红收拾了两个包裹,又搬回了知青点。

    算起来,姚燕红是最早的那几批老知青了,她嫁给赵建跃时,喜宝才四岁,现在喜宝都十岁了。知青点的老房子更是建了有七八年之久了,早先瞅着还凑合,可因为知青们相继搬离,加上维护不当,整体看来是又破又旧。

    最重要的是,秋季学期已经结束了,这意味着,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冷。

    姚燕红什么都顾不得了,赵家长辈们刚松口,她立马带上包裹走人,就连包裹都是早些准备好的。东西倒是没多拿,就拿走了铺盖和衣裳,按说这些也是赵建跃给她置办的,可他们自家人没开口,外人也不好说啥。

    除了姚燕红,队上悔婚的人也不少。可悔婚跟离婚本身就是两个概念,倒是知青点那头,在时隔数年之后,又再度热闹了起来。可对于这种热闹,队上的老人只能摇头叹息,尤其是赵满仓,不止一次的过来找赵红英诉苦:“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折腾这些。”

    “舅爷爷好。”喜宝去屋后抱了只半大的母鸡,蹭蹭的往堂屋里钻。

    赵红英见她这样,顿时无奈了:“那是鸡,你老抱着它干啥?”

    “我的迟迟。”喜宝特别喜欢这只懒懒的小母鸡,“奶你自个儿说的,反正它是母鸡,留着下蛋呗。”

    “随你吧。”

    得了允许,喜宝更高兴了,抱着小母鸡就往窗台下坐功课的大姐跟前凑。

    春丽已经是初三学生了,因为今年早不早的就下来了通知,说是县一中统招学生,这不,她决定最后努力一把。事实上,比起喜宝,她才是真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考高中,这是她目前最大的目标。